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477 2
2019-08-16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的另一种诠释应该是指“道”可以表现,但一定不是肤浅而表面的常理。其中一个“道”字同样幻化成三种不同意义:第一个“道”是指本质,第二个“道”是指认识,第三个“道”是指表面现象或直观的道理。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孝,但不能也不应该穷尽这种举例。因为所谓“孝道”为的是追究孝的本质,也就是追究孝的源和性。所谓“源”是指由来和起因,所谓“性”是指区别于其它的特征。

  愚人总是把一切表面现象看作是道理本身和理所当然的。他们每听说一个或者一些个例,就根据自己个人的处境和好恶选择接受或拒绝,对于所谓的孝也是这样。他们一听说孩子帮父母洗脚,就认为那就是孝本身,他们听说曾经有个孩子在死刑场上咬掉母亲的乳头,就惊恐地认为那是不孝的极端表现。他们从来缺乏探究和思索这些现象源头和性质的能力。
  
  孝在中国由来已经。中国古代历朝君主都鼓吹孝。竭力灌输百姓恪守孝道。但中国的历代君主自己从来不遵守自己所宣扬的孝。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所谓孝不是对父辈的遗诏俯首帖耳,而是自己谋取权力控制局面。确实,如果不是他们来控制大局,他们也就不可能书写中国的历史,从而担当历史的责任。所以,孝在作为立法者的君主看来不是遵从而是掌权的意思。
  
  君主帝王之所以要把孝解释成遵从,只是为了他们一己之私,因为只有让百姓的孩子们都围守的父母身边,中国的封建制度才可以把百姓的后代象他们的父辈一样束缚在原有的固定的土地上,才不至于对皇帝的统治造成麻烦。一个人越是被禁锢在特定的区域,其耳目就越是封闭,其思想就越是呆滞。这就便于愚民政策的实施。
  
  表面上,把孩子限制在父母身边是便于孩子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实际上,历代皇帝从来不回报他们的父辈,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再去回报父辈了。如果他们在登上帝位后还要去回报父辈给他们留下的江山,那么他们就应该为自己的父辈开辟更多的疆域。问题是,恰恰那些留给子孙后代江山的皇帝们,已经留不出更多的疆土供子孙开拓了。如果还可以的话,他自己本身就当不上皇帝,而既然留不出来更广的待征服疆土,那么儿皇帝根本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用什么行动去孝敬父辈的开疆拓土。
  
    因此所谓孝,从一开始的鼓吹者那里就是一个虚伪的概念。如果儿皇帝们要孝敬父辈,那就应该去阴间开疆拓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16 09:29: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6 15:12:2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