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560 2
2019-08-29
摘抄笔记

在如何理解科学知识的性质这一问题上,可以看到 SSK 与传统科学哲学的严重对立:
(1)科学知识的表征性与社会建构性。SSK在这方面的基本论点,即是认为科学知识并非客观知识在人脑中的反映,亦即人脑对于自然界的一种表征;恰恰相反,由于主体、特别是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明确肯定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性质。也正因此,SSK就常常被称为“社会建构主义”——其中,“建构”这一概念是与“反映”的概念直接相对立的;“社会”建构主义则是与“个人”建构主义直接相对立的,也就是说,认识不应被看成纯粹的个人行为,而主要是一种社会行为。
(2)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与情境相关性。依据对科学知识社会建构性质的分析,我们显然也就应当明确肯定科学知识的情境(相关)性和历史性,从而也就与传统的关于科学知识“普遍(适)性”的认识构成了直接对立。
(3)科学知识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负载”。由于科学知识的建构性质,更由于相应的科学活动必然地会受到相应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的很大影响,因此,在一些SSK学者看来,由此所产生的科学知识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价值负载,从而也就与科学知识在价值上的中立性这一传统认识构成了直接的对立。
(4)科学知识的相对主义观点。相对主义观点在一些SSK学者那里可以说被推到了极致:科学被认为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并无任何的真理性可言,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也不具有任何优越性或特殊性。此外,由于认定利益与权力等社会学因素在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SSK学者看来,科学活动也就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言。例如,巴恩斯就曾这样写道,“知识是继承下来的,从一代到另一代,它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那些在几乎所有社会语境中被称为知识的东西被理解成‘习惯上接受的信念’。”它被一致与权威所维持,就像习惯被维持一样。它由集体发展与改变,就像习惯被发展与改变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29 16:55:23
现代人类总在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边缘行走,中国的阴阳学说可以对其进行调和,中庸也是一种完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29 19:34:29
学习笔记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