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环境经济学
【转】中国之危:是水资源还是碳排量?
楼主
happyecho
2400
5
收藏
2010-03-08
转自:
http://blog.qq.com/qzone/622004647/1268005451.htm
西南五省旱情升级,部分地区已面临特级干旱!这似乎是在提醒“两会”要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威胁之一:水资源的稀缺。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后,国人对低碳经济的关注逐渐升温,据说已成为本届“两会”代表们关注的三大热点之一。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环境之危,天上的问题是碳排量,地面的问题是水资源,二者不可偏废,相比之下,水资源的中国之危则更为紧迫!
中国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总量的6%,有文章说排名第四,也有文章说排名第六,总之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中国的人均淡水拥有量却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1/4,国家排名在110位之外。不仅如此,中国的淡水消费量是非常惊人的,总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高达13%,单位GDP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平均值的十几倍(有的说几十倍!)。走遍世界,你绝对找不出第二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繁荣的洗浴泡脚产业。过去5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消失两个淡水湖泊!主要江河湖泊的水位连年创出新低,长江枯水期的水位下降又创出了130年的新纪录,古人非常担忧的“黄河断流”已是多年的事实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不可一日无水,但水枯竭和水污染的威胁与日俱增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远没有达到今天人们关注低碳经济的水平。一个是水资源,一个是碳排量,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为何会这样厚此薄彼呢?对碳排量的社会关注度上升是环境意识的进步,也是无可厚非的社会责任感,但至少有两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第一,关于温室效应和地球变暖的必然性并不是确定的科学结论。历史上有过“冰河期”,生物曾经亡于地球变冷是有实证结论的,但生物亡于地球变暖?至今没有实证结论!第二,国外各界人士对低碳经济的问题格外关注,一方面是由于科学研究的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碳围剿”。要在碳排量之争中警惕“碳围剿”,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挤占了他国的生存空间,在海外一些人看来,中国经济的崛起=世界的灾难!
社会的群体行为几乎都会被感染上政治的阴影,如果说,在碳排量之争的背后有国际政治,在水资源之争的背后就是国内政治,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淡水资源的分布看,中国80%以上的淡水资源集中在长江以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繁荣得益于“两水”:一是货币之水,二是自然之水,而北京天津的经济繁荣却依赖于“两调”:一是南水北调,二是宏观调控。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将是城市化,城市化的区域经济版图将高度依赖于人口的流动和货币的流动,但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关键因素,即“水流”。淡水的流动与人口、货币的流动并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流动性,在我看来,这三大流动性将决定未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内需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方向是确定的,即“小富进城,大富进京”。未来中国的城市人口分布亦将呈现“二八定律”:80%左右的城市人口会积聚在中心城市,20%左右的城市人口留在中小城镇与特色城市。与人口的流动相适应,水往低处走,钱往高处流,财富将集中流向中心城市,所以现代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城市有三个等级:国际中心、国家中心和区域中心,因此未来中国的城市化也会存在三个层次,已经明朗的是:香港和上海为两大国际金融中心,北京是唯一的国家金融中心,此外还有5-6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市化版图必然发生规律性的城区扩张,从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看,现代中心城市的扩张有两大主流模式,一是环形扩张,如北京的五环模式还将继续外延,天津人会逐渐感觉到“北京八环”的房地产溢价;二是带状扩张,如美国的大洛杉矶地区和中国的珠三角地区,都是一条“金蛇”。无论是环形扩张还是带状扩张,都可定义为同城化的趋势(或者城乡经济一体化),于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市的周边或者因同城化而整体升值,或者因边缘化而趋于贬值。人口的流动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城为顺,出城为逆,双向流动的方向也会在同城化的趋势中自然形成,而引导同城化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水,水,水!鸟择木而栖,人择水而居,人与自然虽有万千气象,最终还将返璞归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无独有偶,经济学在美国有两大流派,芝加哥学派由于位居五大湖之滨,被称为“淡水派”;凯恩斯主义盘踞的主要大学有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伯克莱等名校,因位居东部海岸和西部海岸而被称为“咸水派”。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关注是货币,货币如水,咸淡两派,经济学对水的关注也如自然规律之返璞归真。
在关注碳排量的人群中,有的附庸风雅,有的别有用心,有的是人云亦云,有的是社会责任。中国人在关注天空的同时,还应脚踏实地地更多关注水资源的稀缺。碳排量之争是国际的,水资源之危是本土的,面对迫在眉睫的威胁,在这片热土上付出过心血和青春的人会更有感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happyecho
2010-3-8 16:25:57
这文章写得很有气势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russianboy008
2010-3-8 16:35:38
中国之危机不是碳排量也不是水污染,是政治改革严重滞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happyecho
2010-3-8 17:15:08
russianboy008 发表于 2010-3-8 16:35
中国之危机不是碳排量也不是水污染,是政治改革严重滞后
探讨问题要在一定领域内进行,“政治改革滞后”当然是重要的问题,但并不是在环境领域,因此放在一起毫无意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Jake.2009
2010-3-8 21:14:11
其实我以为,3楼说的也是根本原因之一。system完善了,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国家什么事儿都是一哄而上,现在是低碳。大型垄断行业,都是TZD在控制,谁肯让着谁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dixiahe
2010-12-21 21:26:54
博客文章写的很棒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农用水资源
近期媒体关于水资源问题的4篇报道
水资源争夺战:中国准备好了吗
国际粮农组织,农业,土地水资源报告
煤电开发水资源加剧供需矛盾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
水资源与SD模型
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2)
求2010年以来河北省各市的水资源数据
请问大家水资源方面的数据都是从哪里找的啊
栏目导航
环境经济学
经管高考
金融类
会计与财务管理
商学院
MATLAB等数学软件专版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特征处理核心指南
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据
投资人与创始人互坑套路
自己整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实操手册。
中国金融生成式AI多模态内容鉴伪与安全防御 ...
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
2031年全球变频抽油烟机市场规模将接近167. ...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