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9-12 13:31:46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3:26
我告诉你就是教你学逻辑,教你知道循环起点产生的分析只能是在循环结束时得到说明。你不懂这个道理,所以 ...
不要转移话题。
钢铁煤炭的产能过剩主要是2009年4万亿引起的各地大投资造成的后果。这是需求增加引起的。

你的七个期理论,假设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不变。
请回到七个期理论,填上数据,证明你的理论无懈可击。
不知您是不能填写?或是不敢填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4:15:1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3:31
不要转移话题。
钢铁煤炭的产能过剩主要是2009年4万亿引起的各地大投资造成的后果。这是需求增加引起的。 ...
钢铁煤炭大投资也是因为价格上涨引起的,你敢否认吗?假设增加了的需求不再变化,那么这个产能过剩就是起点的第一期,有问题吗?

另外,听说过猪周期吗?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生猪的养殖逐步增加,而当增加养殖的大量生猪开始供应市场的时候,价格往往就已经到了高点附近了。
不然,按照你的说法,猪肉价格跌到最低,所有的生猪全部销售,然后只有少量的生猪生产,那价格不得像火箭一样一下子就升到最高位,然后再逐步增加供给,逐步下降?你那不是臆想又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我教你多少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4:41:4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4:15
钢铁煤炭大投资也是因为价格上涨引起的,你敢否认吗?假设增加了的需求不再变化,那么这个产能过剩就是起 ...
钢铁煤炭大投资也是因为价格上涨引起的,你敢否认吗?假设增加了的需求不再变化,那么这个产能过剩就是起点的第一期,有问题吗?
++++++++++++++++++++++
钢铁煤炭大投资是需求引起的,2009年4万亿加上地方ZF的几十万亿,使购买钢铁、煤炭的钱增加。引起了钢铁煤炭的价格上涨与供给量增加。这是典型的需求拉动供给,凯恩斯主义的范例。
这都不知道?记住:凡是价格上涨与供给量增加一起出现的,就是需求拉动。
转移话题了,也能搞错。没办法,只好回答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4:45:23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4:15
钢铁煤炭大投资也是因为价格上涨引起的,你敢否认吗?假设增加了的需求不再变化,那么这个产能过剩就是起 ...
另外,听说过猪周期吗?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生猪的养殖逐步增加,而当增加养殖的大量生猪开始供应市场的时候,价格往往就已经到了高点附近了。
++++++++++++++++++++
是猪肉价格高,生猪的养殖逐步增加——请百度一下猪周期——原文是价格上涨我改成价格高通过。
当大量生猪开始供应市场的时候,价格不是已经到了高点附近而是大幅下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4:56:35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4:15
钢铁煤炭大投资也是因为价格上涨引起的,你敢否认吗?假设增加了的需求不再变化,那么这个产能过剩就是起 ...
不然,按照你的说法,猪肉价格跌到最低,所有的生猪全部销售,然后只有少量的生猪生产,那价格不得像火箭一样一下子就升到最高位,然后再逐步增加供给,逐步下降?你那不是臆想又是什么?!
++++++++++++++++++++++++
你不知道猪的事,不要胡说。
猪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存栏量——这是时点指标。
每天存栏量中有生猪到了屠宰期,才开始屠宰(不屠宰,猪的消费成本大于卖的价格)。
屠宰的猪肉才全部销售。存栏的猪没到屠宰期销售什么?
存栏量减少,猪肉的供应才会减少。存栏量是逐渐减少的,不是一下子就减少的。
由于猪生长包括母猪长成、母猪怀孕、猪仔长成三个阶段,猪的存栏量要想反转增加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所以,在最高价格,不会第一期就会有最多产量,最多产量是累积的——估计在3年以后的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5:11: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4:41
钢铁煤炭大投资也是因为价格上涨引起的,你敢否认吗?假设增加了的需求不再变化,那么这个产能过剩就是起 ...
你只要承认最大的供给量可能出现在价格的最高点就行了,就证明我的假设是有实证依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5:14:55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5:11
你只要承认最大的供给量可能出现在价格的最高点就行了,就证明我的假设是有实证依据的。
我没有承认最大供给量出现在价格的最高点,那是你以为的。
你也不想一想,在每一个确定的价格时期,需求曲线一定是一定的,不会有最大供给量对应价格高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5:15: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4:45
另外,听说过猪周期吗?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生猪的养殖逐步增加,而当增加养殖的大量生猪开始供应市场的 ...
你改的是错误的。
因为按照你的解释,价格一旦跌到变动成本以下,就再也不会有供给了,所有的循环都结束了。
如果一定要说还有少量供给的话,那么价格就应该像火箭一样直接升到最高点,然后再逐步下跌。

所以,你是用错误的东西把正确的东西改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5:21:02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5:15
你改的是错误的。
因为按照你的解释,价格一旦跌到变动成本以下,就再也不会有供给了,所有的循环都结束 ...
因为按照你的解释,价格一旦跌到变动成本以下,就再也不会有供给了,所有的循环都结束了。
+++++++++++++++++++
你又开始胡说了。稻草人你不扎是难受啊——又开始诡辩论了。
我说的是价格低减少生产量。没有说减少多少。
减少的可能性很多种:减少很少,减少很多,减少较多,减少较少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5:39:3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4:56
不然,按照你的说法,猪肉价格跌到最低,所有的生猪全部销售,然后只有少量的生猪生产,那价格不得像火箭 ...
终于知道知道生产是有滞后性的了,有进步!
不同的产品,因为生产周期的不同,最大的生产量可能出现在最高价出现之时,也可能出现在这之前或之后。但普遍的规律一定是,随着价格的逐步走高,生产者才会愿意去增加他们的生产能力。

而你填的那个价格每经过一个等高的价位一定经历相同时间的数据,绝对就是荒唐至极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5:42: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5:14
我没有承认最大供给量出现在价格的最高点,那是你以为的。
你也不想一想,在每一个确定的价格时期,需求 ...
其二,你把生产量与供给量分分清楚。
其二,我所说的东西并非是所有商品都是如此,但只要有这种情况,那就有实证基础,并且在逻辑上是完全合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5:45:06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5:39
终于知道知道生产是有滞后性的了,有进步!
不同的产品,因为生产周期的不同,最大的生产量可能出现在最 ...
不是价格走高,而是价格高就开始增加生产量。电脑、手机、电视等等商品都是这样。

我填的价格与生产量是根据你的需求曲线不变的假设供给曲线不变的假设。很实际。
你至今还没有填上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你说的东西是胡说八道,荒唐至极。以至于根本没有数据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5:51: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5:21
因为按照你的解释,价格一旦跌到变动成本以下,就再也不会有供给了,所有的循环都结束了。
++++++++++++ ...
第一,减少不合乎逻辑。因为明摆着,当时的价格无论如何生产,净现金流一定是负的,谁还会去生产?
第二,即便有少量的生产量,但因为需求曲线不变,如果少的生产量只能对应价格最高最少的需求量,那还不是价格一下升到最高点?
第三,假设到达最低价格时的生产量超过价格最高的需求量,那么
一方面,价格也会一下子升到对应的需求量的那个价格(例如次高价)上,然后再逐步降低。这同样只是你的臆想。
另一方面,价格将永远不会回到最初的最高价格上,那么你的循环就死掉了。所以,你的最高价格的分析只能是一锤子买卖,根本就不会有同样的情况再发生,哪有规律性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00:03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5:51
第一,减少不合乎逻辑。因为明摆着,当时的价格无论如何生产,净现金流一定是负的,谁还会去生产?
第二 ...
第一,减少不合乎逻辑。因为明摆着,当时的价格无论如何生产,净现金流一定是负的,谁还会去生产?
+++++++++++++++++
你不知道有滞后期吗?价格低有的企业确实因为各种原因停产了,这意味以后的供给量减少了,有的企业就看准了这个,不停产啊,还增加生产呢。结果它的销售价提高了,赚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00:18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5:51
第一,减少不合乎逻辑。因为明摆着,当时的价格无论如何生产,净现金流一定是负的,谁还会去生产?
第二 ...
第一,减少不合乎逻辑。因为明摆着,当时的价格无论如何生产,净现金流一定是负的,谁还会去生产?
+++++++++++++++++
你不知道有滞后期吗?价格低有的企业确实因为各种原因停产了,这意味以后的供给量减少了,有的企业就看准了这个,不停产啊,还增加生产呢。结果它的销售价提高了,赚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02:09
第二,即便有少量的生产量,但因为需求曲线不变,如果少的生产量只能对应价格最高最少的需求量,那还不是价格一下升到最高点?
+++++++++++++++++++++++
原来的库存还没有消化,减少的生产量还不足以使价格一下子由最低到最高。这需要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04: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5:45
不是价格走高,而是价格高就开始增加生产量。电脑、手机、电视等等商品都是这样。

我填的价格与生产量 ...
我们分析的是供求与价格的循环。你那种分析,价格一跌到变动成本以下,循环就死掉了。你不要它们跟循环扯到一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05:28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5:51
第一,减少不合乎逻辑。因为明摆着,当时的价格无论如何生产,净现金流一定是负的,谁还会去生产?
第二 ...
第三,假设到达最低价格时的生产量超过价格最高的需求量,那么
一方面,价格也会一下子升到对应的需求量的那个价格(例如次高价)上,然后再逐步降低。这同样只是你的臆想。
另一方面,价格将永远不会回到最初的最高价格上,那么你的循环就死掉了。所以,你的最高价格的分析只能是一锤子买卖,根本就不会有同样的情况再发生,哪有规律性的东西?
+++++++++++++++
循环的可能性很多,可不是都像猪周期这样的,能回到最高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05:5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6:00
第一,减少不合乎逻辑。因为明摆着,当时的价格无论如何生产,净现金流一定是负的,谁还会去生产?
++++ ...
所以,我第二点分析了,因为有不停产的,所以价格一下就升到了最高位——那就是你的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07:00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5:51
第一,减少不合乎逻辑。因为明摆着,当时的价格无论如何生产,净现金流一定是负的,谁还会去生产?
第二 ...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是一个海市蜃楼
供给即所谓斜向上的供给曲线,需求即斜向下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当实际供给量等于均衡点的供给量时,就达到了均衡。
在均衡点的价格,供给量可以全部售出——供等于求,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在均衡点价格之上,会有超额供给——供大于求,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在均衡点价格之下,会有超额需求——供小于求,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有以上内容。
但是以上真的是一个海市蜃楼。
因为供给曲线是臆想的,现实世界无法对供给曲线进行实证。
供给在现实世界体现的其实只是一个供给量,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这个供给量是一个定值,可以用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这个供给量面对的是一条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上有无数个需求量。在需求曲线上必然存在一个价格(垂直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处的价格),使得这个供给量=需求量——除非这个供给量过多,超过了需求曲线的范围。在这个价格,如果供给者愿意出售,供给量可以全部销售,市场出清。
现实世界中,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供给量一定是个定值,但这个定值并不是可以预先确定的,更不能与某一预定的价格挂钩,在那个预定的价格有预定的供给量。供给量受各种因素影响,相对而言,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已经看不出来了,所以供给量是一个可以脱离价格的存在,不能把某时期的供给量与预先价格捆绑在一起。
在现实世界中,商品每天都在销售,而生产者由于有生产周期,一次下线完工或成熟的商品(主要指工业品或农产品)可能需要很多天甚至很多个月才能销售完毕。所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商品库存的存在。
     现实世界我们看到的多是价格已经存在,人们按这个价格或者购买或者不购买便是了。这个价格是怎么确定的呢?一般而言,是供给方根据市场行情(需求)结合自己要卖出的商品数量确定的。当然,供给方不是神仙,不可能说这个价格就能卖出自己预定要卖出的数量,有一些误差是正常的。
     在价格决定分析中,我们根据实际价格确定,可以建立一个模型:需求曲线与垂直的供给量线。需求曲线与供给量线的交点就是市场价格。这个模型符合一定的供给量要售出的实际。
在现实世界中,供给方确定一个价格。在计划时间内,如果实际卖出数量比计划卖出数量少很多,这说明价格定高了。在计划时间内,如果实际全部卖出数量时间比计划全部卖出时间提前很多,这说明价格定低了。这就是试错,价格高了可以下降,价格低了可以上涨。
有些商品价格可以长期不变,例如食盐、烟等日常生活用品,这说明这样的商品需求与供给量很稳定。这些商品有点均衡的意思,价格稳定,需求稳定,供给量稳定。这些商品有一个特点:供给量接近最大需求量,价格有一定利润空间。
有些商品价格每天都在变化,例如最近的猪肉,一般而言,需求不会天天变化很大,这意味者供给量变化很大不稳定。多数价格变化的商品,其原因都是供给量不稳定,需求基本是稳定的。当然,也有商品价格是主要由需求变化引起的,例如住房、情人节的玫瑰花、春节或其他节日的一些生活用品。
供给量与需求要想均衡,显然是供给量越接近最大需求量,越可能达到。如果接近最大需求量时价格太低,那么价格会上涨供给量会减少,在一个价格合理供给量合理的位置达到均衡。对于供给量因为各种因素不稳定的商品,也就无所谓均衡了。
错误的斜向上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形成的所谓均衡,是扯淡的,在现实中无法实证的。
现实中的均衡是价格稳定、供给量稳定、需求稳定的均衡。供给曲线与需求需求交叉形成的的均衡是一个海市蜃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09:38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6:04
我们分析的是供求与价格的循环。你那种分析,价格一跌到变动成本以下,循环就死掉了。你不要它们跟循环扯 ...
价格跌到变动成本之下,循环也不会停掉。那只是理论停止营业,实际很多企业继续干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6:11:5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6:05
所以,我第二点分析了,因为有不停产的,所以价格一下就升到了最高位——那就是你的臆想。
价格一下子回到高位,那只是可能性之一。减产过多,那不是唯一。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7:27: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6:05
第三,假设到达最低价格时的生产量超过价格最高的需求量,那么
一方面,价格也会一下子升到对应的需求量 ...
按照你的逻辑,回到最高价的唯一可能就是在价格最低点只有最小生产量,所以价格就像火箭一样直接回到最高价。
例如,按照你的需求表
价格       需求量
1000       2000
900         3000
800         4000
700         5000
在价格低于700的时候,生产量必须只有2000,才能一下回到最高价1000。除此以外,别无可能,因为价格回升以后的生产量只会更多,价格更低。
所以,你的这种价格回升完全就是你的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7:56: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6:07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是一个海市蜃楼
供给即所谓斜向上的供给曲线,需求即斜向下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与需求 ...
你的垂直的供给量线完全就是你的臆想。
如果只看已经形成的供给量,如果在所有供给者都能接受的价格以上有足够的需求量,那么供给曲线看起来就像一条垂直线,因为供给量已经最大了,再往上也不会增大了。
但是如果在所有供给者都能接受的价格以上没有足够的需求量,那么价格越往下,愿意供给的供给量就越少,就像自己也承认的“价格太低,不销售”。所以,供给量线绝不是垂直的,否则,你就打了你自己“价格太低,不销售”的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17:59:1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16:11
价格一下子回到高位,那只是可能性之一。减产过多,那不是唯一。懂吗?
无论哪种可能性(2000、或3000,或4000),价格的回升一定是一步到位的,然后逐步下降的。这就是你的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20:10:26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7:27
按照你的逻辑,回到最高价的唯一可能就是在价格最低点只有最小生产量,所以价格就像火箭一样直接回到最高 ...
价格降低到700,有可能减少的少,回升到750,继续减少,回升到800。也许就在800左右震荡呢。总而言之,有很多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20:12:52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7:56
你的垂直的供给量线完全就是你的臆想。
如果只看已经形成的供给量,如果在所有供给者都能接受的价格以上 ...
确定的供给量就是可以销售的量,这一点你不用操心。供给方会确定供给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20:14:4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2 17:59
无论哪种可能性(2000、或3000,或4000),价格的回升一定是一步到位的,然后逐步下降的。这就是你的臆想 ...
那是你的臆想吧?我的观点不排除可能性。但排除不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20:32: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20:10
价格降低到700,有可能减少的少,回升到750,继续减少,回升到800。也许就在800左右震荡呢。总而言之,有 ...
又要打你自己脸了!你早就说过了到了800(次低价位),“这个价格依然是有利可图的,一定会有新的生产者进入,增加生产量。”所以到了800,生产量一定会超过需求量,价格一定会下跌。所以“也许就在800左右震荡”根本是不可能的,是打了你自己脸!

其次,价格700涨到750怎么可能比700还要减少产量呢?难道那些在700就在生产的生产者,每件产品的资金净流入增加了50,他们反倒要减少生产了?傻瓜吗?

再次,价格为什么直接从800就降到700,为什么一定要跳过750呢?你规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2 20:36:3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2 20:12
确定的供给量就是可以销售的量,这一点你不用操心。供给方会确定供给量。
可惜的是,市场上有许多的生产者。如果供给方都会确定供给量,那么也就不会有你说的“价格太低,不销售"了,也就不会有你说的价格跌到变动成本以下了。
所以,因为你的推理能力永远超不过两步,你就总是打完你自己的左脸继续打你的右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