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9-16 16:27:4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6 16:03
你的数据每月销售350啊,12个月不是4200?
每月想要多销售,但是需求量只有350,当然最多只能卖350了。但是我明确讲了,例如第一个月的供给量是1950,你眼瞎看不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16:28:16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6 16:26
不同的商品,供给曲线的表现不可能是相同的。有的波动的价位可能更少,有的可能更多,但本质是一样的。我 ...
供给定律不适合易腐商品吗?易腐商品可以假设不全部销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16:31:4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6 16:08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 ...
销售量是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你这个都不知道?
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那么销售量就等于需求量,例如第一、第二个月的情况。如果供给量少于需求量,那么销售量就等于供给量,例如我所举网上秒杀的抢购情况。

所以,你看到了第一种情况就以为销售量一定等于需求量,那又是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16:36:56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6 16:31
销售量是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你这个都不知道?
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那么销售量就等于 ...
那是你自己说的: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是你自己搞错了。

我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
为什么让你填数据?一填数据,你的理论就破产了。果然果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16:37:1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6 16:11
尽快脱手,3600供给量也卖不出4200的数量。供给量减少了,价格要回升了都判断不出来?
当然卖不出,但是在前几个月根本就看不出来,虽然库存积压在减少,但谁能保证以后每月都会有那么多的需求量?谁能保证以后的需求量不会减少?谁能保证其他生产者没有在扩大生产?谁能保证以后的供给量不会增加?

如果能够保证,现实中也不会有去库存了。
所以,你连纸上谈兵的能力都没有,只会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17:19:06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6 16:37
当然卖不出,但是在前几个月根本就看不出来,虽然库存积压在减少,但谁能保证以后每月都会有那么多的需求 ...
是你说销售4200每年的,每月350,一年不是4200?但是,一年只有3600的供给量。这是数据自相矛盾。你应该去改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18:21: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6 17:19
是你说销售4200每年的,每月350,一年不是4200?但是,一年只有3600的供给量。这是数据自相矛盾。你应该去 ...
我哪里有说“销售4200每年”的?你拿出我的原话与出处来!
拿不出来,那么这就是你又一次无耻造谣的铁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18:24: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6 16:28
供给定律不适合易腐商品吗?易腐商品可以假设不全部销售吗?
可以假设全部销售,但这只是一种特殊的情况,从特殊中是不能得出普遍性结论的,你不知道吗?
如果你不知道,那么你就是无知。
如果你知道,那么你就不能把它作为分析任何一种商品的所必需的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18:27: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6 16:36
那是你自己说的: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是你自己搞错了。

我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
哪里每个月的供求关系搞错了?你指出来?指不出来,你就是胡说八道。

你自己不是承认当期供给量=当期生产量+往期库存量吗?莫非你现在又要否认了,又要再次打你自己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20:37:02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6 18:21
我哪里有说“销售4200每年”的?你拿出我的原话与出处来!
拿不出来,那么这就是你又一次无耻造谣的铁证 ...
每月350,一年不是42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20:40: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6 18:27
哪里每个月的供求关系搞错了?你指出来?指不出来,你就是胡说八道。

你自己不是承认当期供给量=当期生 ...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量+上期积压量)    销售量       积压量
1            350          1950     =    (    150        +    1800   )   350           1600  
2            350          1750     =    (    150        +    1600   )   350           1400
++++++++++++++++++++
这是你的数据。看看你的前提: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按这个数据计算,销售量是不是年4200?年3600的供给量销售4200是不是供求关系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21:32: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6 20:37
每月350,一年不是4200?
前几个月,因为供给量多于需求量的350,所以每月成交量就是350。后几个月因为积压都卖完了,所以供给量就少于350,成交量当然也就小于350了。

你不是说你会动态分析吗?怎么现在这么简单的算术你也不会算了,12个月的成交量全都变成静态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6 21:36: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6 20:40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 ...
看看每个月的积压量,是在以每月200的速度递减。到第9个月结束,积压量就变成0了,以后每月的供给量就只有150了,你怎么能算出全年4200的销售量?

你小学数学到底及格过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08:34:18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6 21:32
前几个月,因为供给量多于需求量的350,所以每月成交量就是350。后几个月因为积压都卖完了,所以供给量就 ...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量+上期积压量)    销售量       积压量
1            350          1950     =    (    150        +    1800   )   350           1600  
2            350          1750     =    (    150        +    1600   )   350           1400
++++++++++++++++++++++
这是你自己说的。是不是每月350,12个月?一年需求量与销售量都是350*12=4200?
你搞得平均,自己竟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08:35:52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6 21:36
看看每个月的积压量,是在以每月200的速度递减。到第9个月结束,积压量就变成0了,以后每月的供给量就只有 ...
看看每个月的积压量,是在以每月200的速度递减。到第9个月结束,积压量就变成0了,以后每月的供给量就只有150了,你怎么能算出全年4200的销售量?

你小学数学到底及格过没有?
++++++++++++++++++++++++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量+上期积压量)    销售量       积压量
1            350          1950     =    (    150        +    1800   )   350           1600  
2            350          1750     =    (    150        +    1600   )   350           1400
++++++++++++++++++++++
以上都是你的杰作——自相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4:34:4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7 08:35
看看每个月的积压量,是在以每月200的速度递减。到第9个月结束,积压量就变成0了,以后每月的供给量就只有 ...
那是因为你不会算算术,所以才以为有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4:44: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7 08:34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 ...
我给出的是1、2两个月的供给量和销售量,而每个月的供给量=当月的生产量+上月的积压量。
因为每月的生产量是150,而每月的需求量是350,所以,每月的积压量就以200的速度递减。例如,第1月的积压量为1600,比上期的积压量减少了200,;第2个月的积压量为1400,比上月的有少了200。你眼瞎看不见吗?

并且,第2月之后用的是“……”,表示余下的月次你可以自己推算。
你如果小学的数学及格过,怎么还能从给出的数据中推出“一年需求量与销售量都是350*12=4200”?

所以,你不仅对经济常识无知,不仅对思维逻辑无知,而且连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也不具备。真是个可怜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5:16:30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7 14:44
我给出的是1、2两个月的供给量和销售量,而每个月的供给量=当月的生产量+上月的积压量。
因为每月的生产 ...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
这是你的前提:
全年一个12个月(看看你说的什么话?理解为全年12个月对吧);
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你给出了两个月,每个月的需求量与销售量都是350)。

关于数据的事,你一定错误。你要修改数字,让K+3期的供给量大于4200,那才是供大于求啊。
怎么改,那是你的事了。去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5:25:35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7 14:44
我给出的是1、2两个月的供给量和销售量,而每个月的供给量=当月的生产量+上月的积压量。
因为每月的生产 ...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量+上期积压量) 销售量     积压量
1         350    1950     =(    150     +    1800   )  350       1600  
2         350    1750     = (    150     +    1600   ) 350       1400
3        350    1550     =  (    150     +    1400   ) 350      1200
4         350    1350     = (    150     +    1200   ) 350       1000
5         350    1150     = (    150     +    1000   ) 350       800
6         350     950     = (    150     +     800   ) 350       600
7        350     750     = (    150     +     600   ) 350       400
8         350     550     = (    150     +     400   ) 350       200
9         350     350     = (    150     +     200   ) 350       0
10        350    150     =   (    150     +        0 ) 350       0
11        350     150    =   (    150     +       0  ) 350       0
12         350    150     =    (    150     +      0  ) 350       0
++++++++++++++++++++
12个月的数据。后3个月没有200的库存凑够350了,只有150了。
你说的每一月的数据与总数据自相矛盾啊。
——————————————————————————
这是我推算的。必须修改你的前提。不是每月销售量350啊。
自己说错了,反而倒打一耙,你真是八戒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5:37:0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7 14:44
我给出的是1、2两个月的供给量和销售量,而每个月的供给量=当月的生产量+上月的积压量。
因为每月的生产 ...
数据要这样改(一种而已有很多种)——才能满足你K+3期价格下降到最低位。供给量4300大于需求量4200。

(一)年需求和供给曲线
价格             需求量         供给量
最高价位          2400           4400
次高价位          3000           3800
次低价位          3600           3000
最低价位          4200           1800

(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商品在刚一上市就会面对一条已经形成、且保持不变的需求曲线。因此,要按照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变的填写数据,这里的第一期绝不可能是新产品刚上市时那个时期,而一定是新产品上市后经过一段时期,形成了相对不变的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后的一个时期,是供求与价格关系开始循环后的一个时期。

因此,为了防止你偷换我的概念,我把这个第一期叫做第k期,意味着之前有k-1、k-2、k-3等等时期。
时期                  需求量      供给量                                                           库存
第k期(1年)         2400        4400                                                        2000
第k+1期(1年)       3000        5800(生产量3800+库存积压2000)    2800
第k+2期(半年)       1800      4300(生产量1500+库存积压2800)    2500
第k+3期(1年)        4200       4300(生产量1800+库存积压2500)     100
先把以上的数据改了,以下的数据还得改。
第k+4期(1年)        3600       2800(恢复性生产)
第k+5期(3个月)       750       700(开始增加投资,但新生产能力要从第4个月开始才逐步形成)
第k+6期(1年)        2400       4000

注:当价格上涨趋势形成时,惜售往往会成为卖方的选择,因而会加速价格的上涨;而在高位,惜售又会延缓价格的下跌。而当下降趋势形成时,尽快脱手更易成为卖方的选择,因而会加速价格的下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7:49:4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7 15:25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量+上期积 ...
你这个笨蛋,连供给量少于需求量时,最大销售量只能是供给量都不知道?
网上秒杀卖产品,供给量只有100件,需求量有10000件,销售量就能有10000件。你这不是笨蛋又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7:54:1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7 15:16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
这是你的前提:
“……”什么意思你不知道?那是让你自己去算。你自己连小学生的常识和计算能力都没有,算出了错误的结果,还能怪老师出错了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8:03:3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7 15:37
数据要这样改(一种而已有很多种)——才能满足你K+3期价格下降到最低位。供给量4300大于需求量4200。
...
总算智力有进步了,知道价格在每一期的停留时间不可能是相等的。恭喜你!

但是,第k+3期依然有库存积压,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价格凭什么开始上涨?凭你的臆想?

其他的不过是剽窃我的数据而已,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都是承认了供给曲线的存在,证明你对供给曲线的否认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8:57:20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7 18:03
总算智力有进步了,知道价格在每一期的停留时间不可能是相等的。恭喜你!

但是,第k+3期依然有库存积压 ...
又臆想了。把你的数据改了,那是让你自相矛盾的数据不矛盾。
但是更荒谬了。看不出来?想想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9:00:42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7 17:54
“……”什么意思你不知道?那是让你自己去算。你自己连小学生的常识和计算能力都没有,算出了错误的结果 ...
根据你的条件,算出的结果。你的条件每月销售350,12个月。你算算,一年销售多少?供给量是3600。销售量是4200。自相矛盾还自以为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19:59: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7 17:49
你这个笨蛋,连供给量少于需求量时,最大销售量只能是供给量都不知道?
网上秒杀卖产品,供给量只有100件 ...
那是你笨蛋。
本来供给量3600。你能搞出十二个月,每月350的销售量。
你不搞不行啊,不搞价格不会降到最低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21:11: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7 18:57
又臆想了。把你的数据改了,那是让你自相矛盾的数据不矛盾。
但是更荒谬了。看不出来?想想吧。
如果说荒谬的话,那正是因为你改了以后才荒谬的,例如,最低价格上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从而所有最低价格上的需求量都得到了满足,这正是你改了数据的杰作,你 竟然会由此得出价格由此开始上涨的结论。那只能证明你毫无经济常识和逻辑能力,证明你永远都只会拿你自己的矛戳你自己的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21:16: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9-17 19:00
根据你的条件,算出的结果。你的条件每月销售350,12个月。你算算,一年销售多少?供给量是3600。销售量是 ...
第一个月、第二个月销售350是怎么出来的,你不会算吗?
例如,网上秒杀抢购时,供给量1950,需求量只有350,你算一下销售量最多会有多少?
假设供给量只有150,需求量还是350,你再算一下销售量最多会有多少?

如果你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能算出350的销售量,那只能证明你连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都不具备,有必要请小学数学老师帮你补补课了。
哈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21:19:10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7 21:11
如果说荒谬的话,那正是因为你改了以后才荒谬的,例如,最低价格上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从而所有最低价 ...
用你的话说供不大于求价格不会下跌。3600的供给量价格不会下跌。
你的数据根本与你的七个期的说法矛盾,属于自打耳光。
我早已预料到你的数据会出问题。实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7 21:23:43
wzwswswz 发表于 2019-9-17 21:16
第一个月、第二个月销售350是怎么出来的,你不会算吗?
例如,网上秒杀抢购时,供给量1950,需求量只有3 ...
以k+3期为例,全年一个12个月,每个月的供求关系如下:
月次      需求量       供给量  =   (当期生产量+上期积压量)    销售量       积压量
1            350          1950     =    (    150        +    1800   )   350           1600  
2            350          1750     =    (    150        +    1600   )   350           1400
+++++++++++++++++++++
你算的,每月销售量都是350。你抵赖不了。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