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中有价格供给弹性概念Es=(ΔQ/Q)/(ΔP/P),价格变化引起的供给量变化。Q供给量,P价格。注意:西方经济学认为Es是正值。
在现实生活中,生产供给量与价格是弱相关。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价格变化与生产供给量的关联度很小,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化,生产供给量很难变化。价格对于生产供给量来说,只是一个信号作用:看到价格信号如何生产,但究竟生产多少,不再与价格相关。
生产多少与什么相关?
生产多少与生产条件是强相关。生产条件主要指生产能力、生产技术、生产成本等其他与生产有关的条件。
既然生产供给量与价格弱相关,价格供给弹性这个概念文不对题,应该抛弃了。
考虑到销售供给量对价格的影响是直接的即时的,也就是说销售供给量与价格是强相关,我们可以定义供给量价格弹性:Eq=(ΔP/P)/(ΔQ/Q),即销售供给量的变化引起的价格的变化。
有文章认为“猪肉短缺的时候,正常情况下,供给端减少1%,价格会上涨7%”。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猪肉的供给量价格弹性:
Eq=(ΔP/P)/(ΔQ/Q)=7%/(-1%)=-7。
注意:Eq是负值。也就是说价格与销售供给量是反方向变化:销售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销售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
我们知道,有价格需求弹性Ed=(ΔQ/Q)/(ΔP/P)。这里Q是需求量。
可以认为在某一价格,销售供给量=需求量。
那么有:Ed=1/Eq或Eq=1/Ed
供给量价格弹性与价格需求弹性是互为倒数关系。所以当我们知道了价格需求弹性后便知道了供给量价格弹性。
价格需求弹性绝对值小,供给量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价格需求弹性绝对值大,供给量价格弹性绝对值小。
价格需求弹性绝对值小的商品,供给量变化对价格影响的变化大;价格需求弹性绝对值大的商品,供给量变化对价格影响的变化小。
对于供给方而言,供给量价格弹性更贴近现实,很有实用价值。供给量价格弹性绝对值大的商品,不宜增加过多供给量,那样价格会大幅下降;供给量价格弹性绝对值小的商品,应该增加一定供给量,那样价格不会下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