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3月8日报道:
在回答委员“为何房价越调越高”这个问题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叫苦说,房价调控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努力,而住建部在调控房价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手段。郭允冲说,房价调控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增加土地供给,还要金融、税收等部门和行业的支持才行。“住建部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手段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手段。因为土地在国土部门,税收在税务部门,金融在银行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房价)是稳定的,肯定是稳定的!总理都说了,房价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程度,这是必须得做到的。” 当记者再次向他询问房价能否稳定时,他说:“能稳定,总理都说了,不稳定怎么行,肯定行!不行也得行!”
寒冰感慨:在全国人民关注房价问题的时候,住建部却谦逊地拿起刀对准了裆部,并高呼:不给权就自宫!他们讲得很清楚了,如果不给权,就“几乎没有什么手段”。既然如此,建议全国人大给他们一把剪刀,来个痛快的,撤掉住建部,把相关业务包给类似房屋中介、婚姻介绍所这样的中介机构,因为它们最擅长的工作就是协调!
理论依据是:哪一项工作不需要由多个部门协调呢?不需要协调而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行政机构只有一个——国务院!哇,写到这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住建部官员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试问,协调各部门抑制房价不正是建设部要做的吗?事实上,住建部缺的不是权力,而是动力。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2008年底开始的拯救房地产的过程中,住建部官员起早摸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还晚,像鸡子一样偷偷摸摸地和房产商及其代言人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协调各方力量救市,使得房价不仅死灰复燃,而且,涨得如火如荼。在房价死灰复燃的过程中,住建部的一些官员,与房产商勾肩搭背、卿卿我我、唧唧歪歪,宛如一对热恋中的耗子,牙齿磨得公众的心都碎了。面对高房价,你们却来个“几乎没有什么手段”!
人们犹记得,正是由于建设部(住建部前身)的努力,经济适用房在2003年被篡改成具有保障性的商品房,落脚点落到了商品房上,导致房价从这一年开始飞涨。同样是由于住建部的努力,经济适用房所对应的人群被从“中等收入者”调整为“低收入者”,而将“双限商品房”确立为解决中等收入者住房问题路径。这意味着,经济适用房的定位下移,与廉租房的功能发生了重叠,重叠的结果就是绞杀了经济适用房!因为,低收入者根本买不起经济适用房,明知他们买不起而定位于他们,实际上是同时剥夺了低收入者和广大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权利。同样,中等收入者买不起限价房又不够廉租房的条件,但故意用限价房替代经济适用房,等于剥夺了广大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权利。住建部看起来在为民生着想,看起来在执行中央的政策,实际上阳奉阴违,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步步把民众的住房保障福利给剥夺,一步步把民众逼到了开发商的血盆大口之下。面向低收入者的廉租房,至今光说不练,完成计划的比率之小正在使民众丧失掉仅有的希望。住建部及其前身建设部在高房价中的发挥的“积极”作用可谓罄竹难书。在房价高涨的大背景下,住建部首先考虑的竟然是扩充自己的权力,是向中央要权!
对于住建部部长的绕口令功底和拍马屁功力,笔者深感佩服!总理说的是大政方针,你们应该拿出的是具体措施,而不是玩更空洞的“不稳定怎么行,肯定行!不行也得行!”的文字游戏,当心舌头被绕到肚子里,现在的医生可是不给钱“几乎没有什么手段”!住建部这些年来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他们是房产商的贴心人,他们对抑制房价永远没有兴趣,既然如此,要尔等何用?何不裁掉算了,或者,直接改为“全国房地产商富豪俱乐部”这样的社会组织,仅此一项就能节省出数亿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
后记:过去的两会,还能看到“促使房价理性回归”这样的表述,现在只能看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价稳定”、“保持合理价位”这样的表述。也许是2009年只有1.5%的涨幅让决策者忽略了巨大的泡沫风险。面对现实,真的不想再说什么了。房价不是调控问题,而是改变定位问题,是继续容忍其损害民生还是立足于民生、益于民生。定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