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06 1
2010-03-10
花旗事件,学到「千万不能得罪创业家」

最近美国网络界在讲一个有趣的案例,这是一桩负评处理事件,主角是:世界最大银行之一的「花旗银行」。此事发生在大约两星期前的224日星期三,一个新网站的部落格突然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的银行帐户,突然被『冻结』掉了!」
这位创业家在花旗开户的,于是打电话问花旗,结果花旗的回复是:「因为你们家的部落格,写了一些不妥的内容(objectionable content。」创业家一边看自己的部落格到底写了什么不对的事,一边很惊讶的发觉他的银行将他帐户冻结其实早发生在几天前,在此之前没有一通电话或email通知,连警告也没有。
至于什么是「不妥的内容」?
Fabulis其实好象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内容,只是因为这个网站本身就是一个专给「同志」的社群网站(同性恋),目前还没开站,这间公司先开的这个官方部落格里就先推出一些有趣好笑的「同志」会爱读的东西。你可以想象,当网友找不到任何怪内容,看起来好象就是花旗是因为看Fabulis不高兴,就把它禁掉了!
网络都是同情弱者,那位创业家的文章一出来,果然在网络上引起一片哗然!尽管Fabulis部落格没什么人看到,但一些大号部落客就将这篇文章引用、写新文在他们的部落格中,譬如Change.org就写道,批判「到底是患了怕同志症、反对创业家,还是只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笨?」另一个大部落格TechCrunch也采用类似的主题,批判「是患了怕同志症,还只是一种普遍性的讨厌创业家?」这些文章全部集中在事件发生的隔日,也就是225日星期四,一口气全部出现在网络上!
还不止这样,更可怕的不是长文,而是网络上你言我语、细细碎碎的「短文」,如果你看Ubervu这边的社群分析,会发现整个网络提到「Fabulis」和「Citibank」的,在225日当天整个爆冲上天!其中在微网志Twitter上面,花旗被讲了1950次、Fabulis被讲了1250次;在Wordpress部落格平台上,Citibank被讲了209次,Fabulis被讲了153次。在知名推文网站Digg上面,Fabulis相关文章也有高达48篇被推上去……。对于花旗来说,这件事来得几乎是措手不及;想当然禁掉Fabulis的决定可能没有上达高层,但花旗又不可能为了此事做什么大改变,怎么办?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花旗的响应倒惊喜了许多网络人,共分为两阶段--


首先,它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以花旗银行曼哈顿分行的经理的名义,于隔天就先写了一封信与这位创业家「道歉」,这个动作非常快,网络上的人似也觉得这封信写得很好,和一般的道歉信很不一样:「Jason,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我想这是一个很糟的方式来认识彼此……。」
但这样的方法,其实仍然并没有消除网络上对花旗事件的疑虑,接下来,花旗还继续做了一些事。根据这篇文章说,到了周日,花旗已经修改了他们的「网络公司客户规则」,详述以后对于网络公司客户的经营内容完全尊重之类的,结果呢?网友听到了!据这部落格引述他们家Ubervu的新资料,到了周一,网络上对花旗的声音,竟然从「负」的转成了「正」!该部落格也这样赞扬花旗:「每家公司都很会说Sorry,但花旗是真的很快的做了一些改变。」「网络上的人显然还蛮欣赏,花旗竟然这么快的倾听到社群媒体的声音。」就连当初爆出批评的Fabulis创业家,虽然怒火未熄,但也写了一篇语气缓和的文章,披露了花旗银行周末所做出的正式修改(等于帮花旗宣传),虽然他还是酸酸的说:「欢迎花旗来到现代世界,让我们再观察观察,它会不会习惯?」但至少从他的语调,此事件应该已经落幕,他不会再追究了。
这件事有趣的在哪里?
我想,大家都可以从这个花旗银行的case来得到一个简单结论:「社群媒体好厉害」。也可以让大企业的高层都开始认为,嗯,该是好好的来看看这「社群媒体」的时候了……。这样的结论我们已经下了很多次,当初看到这篇文章,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想法,却不是这个──
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10 10:36:02
就借用上星期那些美国部落客的用题:「花旗到底是不喜欢同志,还是不喜欢创业家?」换句话说,花旗这个动作,被网络人很自然的以两种方式解读,一种是:花旗是在反同志(因为Fabulis是同志网站),另一种是:花旗是在反创业家(因为Fabulis也是创业中,站都还没开)。这点是符合我们的猜测,没错,创业家就和同志一样,似乎皆认为他们在社会里,是一群较容易被挂上卷标且排挤的一族。问问所有创业家,是的,所有创业家都会有同样的观感──在很多地方,感觉上创业家都是被「排挤」的,常常被拒于门之外;坦白说,当你参加别人的婚礼,大家都在换名片,哇你是某大厂的PM,哩贺我是在某大杂志社的主编,哇噜你们兄弟俩都在外商界啊!那你呢?
什么?Fabulis?
没听过。
喔,做到「总经理」喔,好优秀,心里却浮起一张画面,眼前这个人一边拖好办公室的地板,一边准备出去和人借钱……。
不过,想一想,如果是在创业,被拒绝多本来就是正常的,不是吗?譬如因为资本额不大、没有高金额的收入记录、也没有上百人的薪资资料,所以许多事都没办法做,不能正常的办支票,不能申请一些项目,不能借到钱,甚至被许多单位一开始就不列入往来,「等到你长大再说吧!」这些都是其它大企业正常的反应范围,大企业自己也要赚钱,面对创业家,他们总还是要评估是否这个创业家客户是否合适,做生意就是做生意,总不能从做公益的心态去帮助创业家吧?
重点是,创业家才不会这么和善的想的。通常创业个性的人一定较为强硬、反骨,也因此对于一些「拒绝」的动作,反应特别大!我曾经听过太多位创业家私下告诉我,某某公司的某某人,当初找他帮忙,不帮,还「不理他」,「以后给我记住!」事实上我自己也曾得罪过好几位创业家,可能只是因为信件太多,没有办法回复、没办法实时在部落格上帮忙promote,就会被其它创业家认为「不支持、不看好」,这些信许多根本还来不及读到、或读到了来不及响应,但看在创业家眼中,就是拒绝、就是不背书,于是可以转成怨念,其实也是「熊熊的动力」,让创业家更加快速的前进,获得最后的成功!
我自己也是创业者,所以我知道,但有趣的是,大公司却很少注意到这点。当他们碰到不一样的性别,会特别的尊重对方想法;碰到一位可能是性向与他不同的,会小心的处理彼此相异的观点,但碰到「创业家」呢?许多人就忘记「创业家」也是一群需要被照顾的族群,他们忘记要特别的小心的倾听,甚至还情绪化的讲出了「你这样怎么会成功?」「我和你打赌不超过半年你就会……」如果你是在代表一间大公司,对创业家讲出这样的话,那就准备像花旗对Fabulis那样,捅出一个大危机。
我们说,尤其是社群媒体,真的很厉害,创业家在以前是没有发声管道,被拒绝就回家吃屎等待发迹的那天,但现在,创业家回到家,上网发泄,在社群媒体上都是其中佼佼者,企业怎能不注意?从花旗事件,大企业真的学到一堂意外的课程--千万不能,得罪创业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