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2755 10
2010-03-10
当年自己大三,很幸运找到了罗兰贝格的暑期实习,实习2个月后写了点儿总结,现在看来有一些还是值得回忆纪念的,和大家分享:

2.2 实习心得
2.2.1 Pyramid Thinking
这一点并不是我做的事情,但却是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我通过自己做的事情总结出来的。这要感谢ZLY在实习开始之前就告诉我要做一个有心人,多总结多和PM沟通,收获会更多;还要感谢River & YYy 姐姐给我的实习建议。
好了不多废话谈正题,我个人理解所谓Pyramid Thinking 就是一种能够分清主次并有所取舍的逻辑思维。通常都说理工科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强,这点我也这样认为(可以当作我自恋一下呵呵),但是我确实发现在分清主次并做出适当的取舍这一点上理工科学生做得并不是很好,恩,至少我发现自己是这样,我想是这个原因:通常理工科学生由于思维惯性倾向于严谨,希望什么事情都有个因果关系或者逻辑推导,往往这样子能够帮助你很好的理清逻辑,好一些的时候也能看出主次(这种大局观其实对任何人来讲都不好培养,可能多积累经验并辅以思考最重要了),但是在追求严谨的时候所谓的二八原则就会与此产生矛盾,即consulting里边常说的80%clear & 20%vague。你必须在恰当的时候放弃一些你已经拥有的东西,这样你才能切换视角去看别的东西,才有可能go deep 并有所发现。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我不知道古人具体是怎么建造金字塔的,但我想顺序应该是先把第一层也就是面积最大的那层盖好再来盖第二层,依次往上建造。而对应到Pyramid Thinking 里边就是先从大范围着手思考问题的各个需要考虑的方面(这一步也很重要,也就是先要确定你的建造范围,千万不能从一开始就有所疏忽遗漏,否则后面的工作就没什么意义了),这一步主要是横向的思考不用go deep,这个“地基”建立好之后就要有一种大局观,选出你需要舍弃的一些东西,即缩小你考虑的范围,换句话说也就是更加focus到某些因素上面 准备go deep,即准备建第二层的金字塔。我想这是一个缩小与放大同时进行的工作,大家都玩过google earth,其实它虽然每一步都是在做放大的工作,同时它也在每一步都舍弃了很多区域(缩小),也只有这样你所看到的东西才越来越清楚,才会越来越接近你的Target。
关于Pyramid Thinking我能说出来的也就这些了,因为我是通过case总结出来的,没办法结合实际的case来说这些东西,可能比较晦涩。个人想法,仅供参考吧呵呵。
2.2.2 Research
从现在开始每一个内容都是我实实在在做过的事情,先说Research,好像大部分公司里边都喜欢这么叫,我其实更喜欢叫它google。通常做一个项目需要分析很多问题,而呈现你分析问题的结果的方式就是递交研究分析报告。做一个报告需要有很多信息,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你想要的信息,目前我接触的情况看来大部分信息要从网络获取,于是我称Research 为google。
但这绝对不等于说research就是从google上面找东西,最开始我曾经错误的这样认为也这样做,后来发现这样找到的东西实在比较2,效率也低的可以。慢慢地我发现其实做research它需要考验你的几个能力:
首先是一个规划能力或者叫做架构能力,比如说让你做一个地区某个产业的市场现状的分析报告,那么你首先要设计一下如何去做这个事情。好的设计方案确实能够事半功倍。我摸索出来的方法概括一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应该明确这个产业的“概念”,即对这个产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根据你的了解判断出这份报告应该涵盖哪些内容。进而根据你想要的内容来想出获取这些内容的途径。
另外我觉得research 考察的就是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吧。毕竟很多信息你需要在google里边海搜,这就需要你能比较快的捕捉到想要的信息,那对你的阅读速度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个看似没什么,但真正感受一下可能就会明白了。
其实在做research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按照你想的途径是无法获取到你想要的信息的,这个时候我想是最考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情况下是你的approach 有问题,需要改进;一种情况就是这种信息真的是极不好搞,我通常采取的办法就是替代法,看看有没有什么相关的信息可以间接的推出我想要的东西,或者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give up,实在是找不到了,我也就没办法了,问PM看他有什么想法~
恩,可能有人会问在research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捷径或者技巧,我觉得没有,最强大的技巧就是多练习,另外就是先了解这个产业真的对你高效有质量的完成任务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我总结了在google时的几点算是tips:如果找的东西专业性比较强或者需要数据来说明,通常行业专业性质网站和专业杂志期刊以及一些数据库是很好的source;而如果查找的东西是新闻性质或者概念性质或者你自己都不清楚的东西,那么google一下也很容易得到;如果查找的东西是一些你觉得不可能在网上搞到的,那么就leverage 你周围的资源吧,这点其实很重要,但我做的相当一般了……
2.2.3 Data Analysis
所谓的Data Analysis在我接触的方法里边大部分都是用Excel来处理数据,把这个软件玩熟了确实能大大地提高你的办事效率。而我接触到的分析方法通常都是用一些经济指标来衡量产业或企业的表现,也就是在X-Y平面图里边找找极值点或者拐点一类的东西,另外可能就是结合BCG矩阵来判断一些事情。通常上面说的判断方法和决策都是PM做的,我只需要把分析得到的数据呈现给他,我曾尝试着按照上面说的东西去看行业表现,和PM得出的最后结论是差不多的,跟他讨论过,他基本上是结合一些基础经典的分析方法来看这些数据的。不过这些都是相当基础的二维数据分析工作,更高级的我还没接触过。这部分就是这些,自己的Excel水平实在一般,还要多练习。
2.2.4 Cold Call
这个事情我接触的时间不长,我的理解就是以某种角色给你需要获取信息的对象打电话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通常在打这种电话前我会先设定清楚自己的角色,然后明确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再根据想要获取的信息设定几个问题准备发问。有点儿类似申请出国的向教授套词。这个事我也是觉得要多练习才有可能进步得快,技巧么,就是先理清楚你的发问结构,要逐渐deep;另外就是要有一定的敏感度,要善于从对方的口吻中捕捉信息了,我觉得这种敏感度是因人而异的,我总觉得记者可能更擅长这个;除此之外一定要尊重对方了。更多的体会我还没有,因为我打的次数也不多,而且问的东西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总听说这项技能在consulting里边很重要,我想自己可能出于超级初级水平,还要多练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10 12:04:48
不错,有这样的暑期经验。我暑期干的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0 12:37:19
非常正确,就是这么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0 21:24:58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0 22:38:42
好羡慕啊!我也是暑假里都没做什么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1 01:20:42
这是原创吗?百度得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