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B >幼儿园教育收费竟与大学势比高</B><B ><o:p></o:p></B></P>
<P >现在上幼儿园比大学还要贵。你可能不会相信,可那都是眼睁睁的事实。海南省价格检测中心对海口部分幼儿园收费进行了调查,包括部分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收费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00</FONT>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年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200</FONT>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年不等。个别幼儿园更高,普通班收费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90</FONT>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月,外教班收费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90</FONT>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月,一年下来竟要上万元。目前普通大学本科学费一年也只要四五千元。相比之下,一些幼儿园收费比大学要高得多,这实在是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o:p></o:p></P>
<P >其实,幼儿园教育收费贵在全国是很普遍的。在调查过程中,据海口、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市民反映,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幼教费如此之高,已经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只有一些中等消费城市南宁、贵阳、西安、郑州等地收费相对适中,但幼儿园每年收费也一般在3000元左右。<o:p></o:p></P>
<P ><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为什么幼儿园教育收费会如此之高呢?笔者认为在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o:p></o:p></P>
<P >上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有人认为幼儿园教育收费如此之高是由于市场选择的结果,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但是东南沿海城市发展惊人,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年代以后,打工潮盛行,许多农村家长到外地打工,而将孩子寄托给幼儿园照顾,这促使幼儿园生源骤增。<o:p></o:p></P>
<P >财政投入不足,没有幼儿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导致公办幼儿园示范作用逐渐削弱。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国拨幼教经费仅占幼儿园教育经费总数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左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年,全国在园幼儿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244</FONT>万人,幼儿生均预算内经费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8</FONT>元,与其他非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差距很大(中等专业学校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368</FONT>元,高中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12</FONT>元)。从以上资料显示,我国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的确不够,相对与其他投入微乎其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的是,我国正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财政提供公共商品,增进社会福利的能力有限。而幼教收费问题不如我国目前其他问题如“看病难,买药贵”,“贫富差距扩大化”等尖锐。所以在短时期内要求增加财政对幼儿教育经费的可能性不太大。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人拿“财政投入不足”作挡箭牌。而政府缺位则被隐瞒于背后。虽然国家没有对幼儿园教育收费作明显规定,但是政府部门如物价,财政等等却有根据办学成本进行定价的权力。但是政府的种种行为总是让人感觉有几分失望。<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当前我国幼儿园收费管理制度存在着极大缺陷,给一些乱收费行为提供了“合法空间”。自上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FONT>年代以来,根据国务院颁发《幼儿园工作条例》,各省市教育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制定了幼儿园“分类评估,按值论价”的收费办法。这样的话,即使是公办幼儿园也可以放开收费了。更重要的是,当前社会上的幼儿园本身性质复杂,并不是只来自教育系统,比如南京市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60</FONT>多所幼儿园中仅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属于教育系统,其他的有集体办,企业办,民办,办学成本都不尽相同。如此这些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打着“优质优价”的旗号,以提高硬件设施,巧立各种特色课程为名在社会上收取高额费用。而相关幼儿园的质量评估又是乱七八糟。<o:p></o:p></P>
<P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幼儿园的“收费现象”,“谁有钱就可以进,谁有后台还可以减免”。幼儿园领导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收多少,收不收,而这种情况已成为类似于官场上的“潜规则”。<o:p></o:p></P>
<P >即便是如此,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若把青少年比作是国家的花朵,那么幼年儿童则是将来开花的种子,而幼儿教育更是为种子施肥加营养。幼儿时期的教育效果,主要表现为隐性的,滞后的,长期的效果,具有终身发展价值。因此我们应该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够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尽管在幼儿教育阶段,根据社会需求提供一些区别化的教育产品供家长更多的选择(不过这是在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前提下),本身没错。但这一切必须在老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而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教育本身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穷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岂不是背离初衷?<o:p></o:p></P>
<P >去年秋季开学时,海南省教育部门曾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2006</FONT>当年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被吓了一跳:小学生一下子增加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万多人。调查发现,农村很多地方完成“两免一补”后,上小学的费用相当低廉。部分不足入学年龄的农村、乡镇幼儿涌入小学。本来该读幼儿园的孩子被硬生生的推进了小学。这仅在海南就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万多人,可想而知在全国该有多少上不起幼儿园而直接进入小学的幼年儿童。而这些没有上幼儿园的儿童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果孩子一开始就学习不好的话,很可能会被戴上“愚蠢”的帽子,并且这个帽子也许会伴随他终生。这必定会给孩子罩上一层又不可抹去的阴影。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民族都是相当可怕的。<o:p></o:p></P>
<P >老百姓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愿意为了孩子能接受到好的教育而不惜高价投资,这应该是国家的骄傲,民族的希望。所以政府应该尽力帮老百姓减轻负担。虽然国家在农村地区实行了义务教育的“两减一补”,但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的幼儿教育收费高已经成为不可逃避的现实,所以国家应该完善幼儿教育制度,让大家对幼儿教育充满憧憬,而不是一块心病。但是再多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执行就不会取得应有成效,就将失信于民。<o:p></o:p></P>
<P >在这里,我们期待我们的政府。</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