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feng1 发表于 2019-9-29 00:50 
楼主写的内容没有我期待看到的东西。我发表的帖子是针对罗鹏先生的一连串的的帖子,直接指出我认为有 ...
所以你的分析违背了“稀缺性”前提,简单地说当一种财物对于你来说,不能为你增加效用,反而还会给你带来坏处,那么你必定不会将此物视作为财物,连财物都不算的东西,你怎么可以用经济学来进行分析呢?现在你明白你的错误在哪里了吗?
以上是楼主对我原帖内容的评论。楼主的”稀缺性”和我认知的”稀缺性”不一样,然而顺着楼主认定的稀缺性来说,我的叙述并没有违反。我叙述里是,我喜欢吃冰淇淋和腌橄榄,这也已经隐含,这两种商品已经符合楼主的稀缺性,只是对我而言:单吃冰淇淋或单吃腌橄蓝,都比两者都吃一些来得好 (这是偏好的叙述),也就是说极端的消费比平均消费好,这就是凹性偏好的特征。我在数学的推论,假定边际效用f1、f2大于零、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使第二种商品边际效用下降(f21<0)、第二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使第一种商品边际效用下降(f12<0),这些叙述没有违反楼主的稀缺性。还有,从楼主的字里行间的叙述透漏您所说的凹偏好是指两种坏品所呈现的凹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我回帖已经指出,那是凸偏好,非凹偏好。凹偏好是两种好品所呈现凹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才是凹偏好。凹偏好并未违反楼主所谓的”稀缺性”。
以下的分享跟我的原帖内容无关。人的偏好非常多样,成语故事里有”海边有逐臭之夫”。楼主举例:烤火和冰淇淋不搭,这可以让一般人理解含意,然而在我身边几个朋友,喜欢在夏天进三温暖的烤房,把自己烤得满身大汗,然后出来大吃冰棍和冰淇淋,然后再进去烤房里烤,违反楼主举例的不搭。然而这种偏好是凸偏好,因为他喜欢进烤房和冰淇淋一起消费。
至于楼主提到完全互补无差异曲线,我认为教科书的表现是正确的,而且有重要的经济含意,因为时间的关系,有空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