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局势下,德国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不小。
此次访华,默克尔总理身后的德国已经告别了连续近十年的经济景气,继196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经济奇迹”逐渐失速,2019年第二季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其中工业景气持续下行。经济界和政界已经普遍担忧德国有陷入经济衰退的风险,为此呼吁政府采取适当的刺激措施。
同时,民粹主义政党的强势、主流政党的式微、执政党基民盟内部的分歧、默克尔在2021年结束总理任期等,未来都可能使德国内政陷入一种碎片化状态,继而导致欧洲陷入领导力真空。
来自外部的压力也不容小觑。美国重返中东欧并未带来跨大西洋关系的好转,反而强化了欧盟内部的分裂。在刚刚过去的G7峰会上,美欧之间的谈判仍旧进展缓慢,而在这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止一次地表示,“只要向进口欧洲汽车征税,欧盟便会答应美方所有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汽车出口占欧盟汽车出口总量的55%。再加上德国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的英国,因“脱欧”的持续动荡,导致依赖出口的德国出口商感到阵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德经贸关系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18年德国对华出口、进口额分别达到约931.3亿欧元和1061.7亿欧元,均创出历史新高,近2000亿的双边货物贸易额意味着中国已连续第三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投资方面,根据德国贸易与投资协会的数据,截止2017年底,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10亿欧元。德国在华企业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中获益颇多。在中国实施新一轮开放举措后,德国成为从中获益的外国投资者。
在上述背景下,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大国、多边主义秩序的维护者,中德加强合作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可以想象,在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德两辆“经济增长发动机”加大力度合作,可以在引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开放贸易、普惠贸易等方面,带来多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