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过得好一点的地方,不是因为力气出得很多,不是人有三头六臂,而是因为富裕地方的生产力高。
由于他们分工细致,导致专业化,让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机构、每一个地区都专注于一个事情,效率的提升超出想象分工以后,人们更专注,熟能生巧,中间产生的浪费很少;更重要的是知识可以专业化地、大量地积累起来,然后武装到人的生产。这就是分工理论。
分工的动力机制,它可以由一些人主动把过去历史上发生的经验提炼、总结成一份报告,然后选择一个方向,放弃别的方向。
专业化就是这样来的。无数的人往无数方向探索,就会形成越来越有意思的分工结构,就会让提高生产力的源泉涌入得更加踊跃。这是我今天第一个很大的收获。
能够告诉大家走的方向、走的力量是在哪里的——在消费者那里,在消费者的心智结构里。
企业家是个性、人格等各方面都比较强的一组人,但定位理论有一点特别好,它能够把具有强势人格企业家从“以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去满足客户。
整个供应企业界、产业界、经济活动、要素重组,要向一个地方发力,就是向着消费者心智结构发力。在心智结构上,我们的企业家不但要把中国消费者装在心中,而且要把全世界消费者装在心中。
中国要在定位理论的实践路上继续往前走,向着一个活的,不断随着收入、观念、环境变化而变得更加精巧的分工结构的方向走,最终实现提高国民收入、提高财富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