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其仁教授认为整个供应企业界、产业界、经济活动、要素重组,要向着消费者心智结构发力。中国要在定位理论的实践路上继续往前走,向着一个活的,不断随着收入、观念、环境变化而变得更加精巧的分工结构的方向走,最终实现提高国民收入、提高财富的大目标。
2.无数的人往无数方向探索,就会形成越来越有意思的分工结构,就会让提高生产力的源泉涌入得更加踊跃。
如果是主动按照某个概念、某个套路去从事活动,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
3.能够告诉大家走的方向、走的力量是在哪里的——在消费者那里,在消费者的心智结构里。
消费者从来都没有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任何一句话,但我们的工作是去猜消费者的心理,猜他们是怎么想的。
4.在我们的工作中,定位不能只把它当作一句话,最重要的是公布出来,不然讨论的时候,你说东他说西,你说对他说不对,就会耽误工作效率。
真正的学问就在这个地方,这也是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质量就是合乎要求。
质量就是针对一个客户、针对一个需求、针对一种购买力,设定一种指标。指标的设置,要考虑它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对人的身体、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要达到人类文明最能容忍的下限,然后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高它的上限。
所以,回到质量的定义,先要定义出一组要求,然后让产品符合要求,这也是定位问题。定位,不是光定位生产什么产品,还要定位生产什么样质量的产品,如果定位完成之后做不到,这是体系问题,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