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经济活动分类(四):按经济活动空间形态特征分类
在以上传统经济活动分类法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利用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空间分析相关技术方法,从定性、定量和定位的角度综合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将经济活动按其空间分布形态分为:点状分布经济活动、线状分布经济活动和面状分布经济活动。
点状分布经济活动是指经济活动的分布通常表现为空间点或点群。具体包括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商业性服务业和旅游业等。在进行这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时,即可利用其点状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其他经济活动的空间经济联系。这类经济活动一般用地规模不大,集约利用强度高,与其他经济活动联系紧密且在空间上接近。
线状分布经济活动指经济活动布局通常表现为空间线或网络。具体包括运输业、电力、煤气、供水等。这类经济活动由于其线状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用地规模且对区域其他经济活动的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通常是联系相关经济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它是区域经济活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类经济活动布局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面状分布的空间经济活动主要是指农业经济活动,具体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当然其他部分占地规模较大的矿业、旅游业等也可归入其中。该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是用地规模较大、集约程度相对较低,其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多考虑的是区域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分类法主要是为经济活动空间组织服务的,其分类也不是绝对的,同一经济活动在不同的空间层次表现为不同的空间分布形态,如某一风景旅游区的开发活动,在全国或大的区域层次上的规划上表现为点状分布(风景旅游点),而在具体的旅游区甚至该地区的规划层次上,它却表现为面状分布特点。因此利用该分类方法进行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时要根据研究空间的尺度或层次特征具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