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和阅读约5小时,累计阅读约760小时。
学习和投资心得:
股票型基金投资逻辑都是相通的:
一,股市不好,基金一样不好。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觉得个股大幅下跌了,就想起来指数基金了?难道是因为指数基金就不跌了吗?其实一点不少跌,有些行业类基金和风格类资金可能跌的还很厉害,比如医药类基金,至今没有从2018年下半年的下跌中走出来。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指数基金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不是到了熊市才想起来的避险品种。
二,指数基金越简单越好,但增强型还是不错的。一直比较强调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投资机会的,这一点被很多基金公司讨厌,杭州一场线下会,友很高兴说了实话告诉他们沪深300和中证500更适合普通人,所以第二天就邀请我参加8月10号的南京富国基金的会;但是很不幸,富国基金找了别人,我估计大概是看了我的发言,觉得不好推他们偏增强型的其他宽基窄基。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的思路,我配置的指数基金虽然以沪深300和中证500为主,但基本上都是增强型,包括$申万菱信中证500指数优选增强(F003986)$$富国沪深300增强(F100038)$,因为这些增强型指数基金的历史业绩和现在的持仓,以及策略,确实超过纯etf,我自然会配置。
三,行业类指数基金要涨起来再买。行业类的指数基金能不能买?能,但有两点不能买,第一点,不能潜伏买,这跟宽基不同,宽基底部越长,配置收益未来越好,行业类自身的波动性决定了,他的底部虽然也是一个区域,但跟个股一样,跌幅有多深,神仙也不知道,所以,不能潜伏买;第二点,不能涨高了涨久了再买,比如消费类,都涨了4/5年了,你再来买,你觉得你能吃上大肉吗?我觉得你能吃上大面。买行业指数基金比较适合涨起来以后买,让他先涨个20-30%,市场自然就会给出逻辑。
四,千万别买新上市的基金。看到有人说刚成立的博实500坑了,几天跌了7个点,其实常识之一就是不买新基金,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性,基金自身的初期磨合成本特别高,不申购是最好的。还有这几天大家在讨论的中证100指数基金,也提醒大家留个心眼,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真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