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需要层次的推动,物质激励迫切需要政治思想工作保证物质激励的过程持续有效,政治思想工作在物质激励过程具有导向作用。 所谓物质激励就是为了满足员工需要和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采取物质手段激发人们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则是帮助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观点、方法和立场的正确认识。毛泽东早在1945年作了恰当概括;他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那么,为什么说物质激励必须由思想政治保证呢?
需要层次的推动,物质激励迫切需要思想政治作保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激励也成为改善人们需要层次的必要方式,但是物质激励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必须由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由于行为受人类思想意识的支配,而人的需要是产生行为的源动力。人们对衣、食、住、行等生存条件缺乏时获得满足的心理需要称为生存需要,这种低级的需要在我们逐渐迈向小康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已基本得到满足,大部分人们需要交往、友爱、安全、实现理想等社会需要;尤其对企业员工逐步走向自我实现这种需要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做好人们的思想政治的工作。首先要通过适当场合,恰当方式对有思想抱负积极上进的正面作用加以肯定,激励员工的事业心,成就感和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应加强对物质激励正确认识的教育。其次把物质激励的教育同实现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结合,对员工进行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第三,要摆正物质激励条件,以平等求实的态度共同探讨实现目标、理想的主客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第四,运用物质激励调动员工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不可忽视物质激励的负面作用;要对不具备和不完全具备实现个人原定目标主客观条件的员工,在使用其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认识到差距,自觉调整期望概率,引导他们有能够达到的自我实现目标;又有勤奋进步,从点滴做起的求实精神。
物质激励的过程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保证
在实现物质激励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岗位比较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收入档次,充分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区别。这就要求人们对劳动要有正确认识。由于劳动支出和所创造的价值不同,必然得到社会的肯定与否定,奖励和惩罚的不同。人们要获得社会多一点,好一点的奖赏,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劳动素质和劳动质量。对于这个过程要在思想工作中大力宣传劳动光荣,坚决克服平均主义思想,坚持实行多劳多,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指导,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导向轮的作用。在改变过去那种重体力,轻脑力片面强调一线高于二线,忽视知识分子在产生中的作用的观念,同时又要面对一线艰苦岗位,招不进,留不住,影响企业效益的现实,采用物质激励方式,在制定工资奖励分配方面向生产一线苦、脏、累、险等岗位采取倾斜政策。做好一线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做好向劳模榜样学习的宣传,充分发挥一线员工的艰苦奉献精神。为了全面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实现物质激励同时就要对那些在工作和劳动,科研等方面有重大贡献人员进行特殊的物质奖励。打破过去那种冒尖就是出风头的旧观念。克服那种不敢有突出表现,怕戴上重利主义,金钱第一帽子的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深化劳动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应该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人进行特殊的奖励,以带动大家比、学、赶、帮的良好工作氛围。邓小平同志曾讲过:对发明创造要给奖金,对特殊贡献的也要给奖金。除了对发明创造给予鼓励外,还要提高工资报酬。其目的是鼓励大家上进。
在物质激励过程中做到奖惩制度是根据员工表现对其行为在正面奖励的同时,对其负面进行惩罚,以奖为主,以惩为辅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在惩罚中必须注重批评教育,直接告诉人们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以及如何改正。奖惩制度的落实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思想工作一定做到具体有效,可采取企业主要负责人汇报会,接待日,意见箱,举报箱,民主评议,提合理化建议等方式,确保企业主人翁的地位。
政治思想工作对物质激励具有导向作用
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要注意引导干部群众大兴团结之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搞活企业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没有企业上下的团结一致很难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因此,物质激励必须通过弘扬正气,压倒邪气,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团结一心深挖内潜,减排节能降成本的浓厚气氛。如果只讲物质激励,或把物质激励放在首位,只会产生计较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集体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们党也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曾发表了《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告戒人们在发展经济同时,始终把握好正确的经济方向。讲政治思想领先,加强个人党性锻炼,健全完善领导班子的监督机制,对物质激励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密不可分,实践证明,物质激励的过程和结果都离不开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生产活动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企业员工能不能以主人翁的思想觉悟去创造去奋斗,直接决定企业经济活力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仅靠物质激励是不行的,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物质激励实施的全过程,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统筹兼顾的方针、原则,反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保证物质激励的正面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员工思想状态线的波动,及时了解员工的不同需求,发现并解决员工思想行为和环境状态中的隐患和问题,充分认识到管理不仅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更多的反映在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比如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在施工项目中人员协调问题,经济资源中的资金流向问题等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敏感触角,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切实满足员工的不同要求,确保物质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发挥源动力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员工思想动态的同时,具体根据员工自身条件满足社会与企业和谐的需要完成企业经济组织的职能,提高员工适应社会公平意识、秩序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水平和能力。
作者: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常务理事 杨广清 来源:国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