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即将迎来另一个AI寒冬吗?
人工智能再次变得炙手可热,但能持续多久呢?
在大约这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投资真正开花结果,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说这就是人工智能“夏天”。
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再加上处理大数据的可用性和经验,是人工智能能够走出“冬眠“的最大原因之一。现在,我们拥有几乎无限的存储空间,并且已经能够成功地管理和处理大量数据。深度学习的发展是我们走出人工智能冬天的另一个原因。 此外,来自企业、政府、学术界和风投的投资现在也相当多样化。
此外,数十个国家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他们的公民和经济增长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现在有了围绕人工智能的国家级投资和战略。此外,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世界各地都在使用人工智能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我们已经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汽车、电话、高级机器人和其他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技术中。人们每天与人工智能互动并不罕见,无论是通过虚拟助手,超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还是 Netflix 上更好的电影建议。现在,人工智能存在于我们每天与之交互的许多技术中,而我们却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有时候,机器人表现实在太好了,结果就是,我们经常无法分辨出它们到底是不是人类。此外,我们还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停车,等等。
然而,有了所有这些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兴趣和资金,我们是否还会迎来另一个人工智能冬天呢? 我们是不是又一次在人工智能的能力上,承诺过多而实现不足呢?我们会对无人驾驶汽车、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预测分析的局限性感到失望吗?投资者会开始从人工智能供应商那里看到万金油而不是现实世界的实际应用吗?
尽管肯定还会有很多对人工智能的期望落空,但这一次,我们满怀希望与期待,下一个人工智能的冬天永远也不会到来。如果我们重蹈过去的覆辙,比如过于乐观,或者未能实现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那么,另一个人工智能的冬天总是有可能还会出现的。
一些专家也担心,由于缺乏有关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常识推理,而且很多资助的研究又太过于具体应用。人工智能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研究、投资和使用都无法停止,因此,当研究和投资可能会有所降温时,就像技术浪潮总是不可避免出现的那样,我们希望,这一次我们不会再进入人工智能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