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91 7
2010-03-16
昨天报纸上写底特律的房子有卖到10美元的,意思是在中国房价牛逼哄哄的同时,经济危机造成的美国汽车城的萧条与支付能力下降带来的卖房卖地,关键是还特别便宜。虽然觉得有点离谱,我是说价格,但是又引着我想起了原来考虑过的一个问题。
昨晚看了一个电影。电影是个美国爱情片,男主人公在洛杉矶开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因为蜜月邂逅的女人,而抛弃蜜月的妻子,转而到蜜月的墨西哥岛上开一家小餐饮厅。离婚的代价是体育用品店给前妻。这要放在中国的一般男人,估计难以做出这样的割舍。因为他在岛上开餐厅后一年再碰上那个喜欢的女人的时候,他已经又结婚了,而且准备再次离婚。也就是说感情的因素很不严肃地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至少物质经济问题没有成为人们作决定的障碍。之后又看到几个关于经济危机背景下夫妻与家庭生活的选择。包括最近在映的丹泽尔·华盛顿的《迫在眉睫〉也是说的类似问题。我们也在感知着危机。至少是每天大街小巷上是个人都在讲。但是真正的生活却与看到的美国的生活差很多。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金融最发达国家里,家庭作为最基础的经济主体被金融危机、失业危机、支付危机而传导出来的困境。这是十分现实的困境。就比如家庭资产的收回与查封不仅仅限于法院判决后的企业经营行为。当看到自己家里的东西被强制执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而我们在沾沾自喜于金融不发达所以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时候,岂不知这些金融的现象与选择就是我们所必须走向和正在走向的未来。我们收到的影响小不是因为我们厉害有远见,而是因为国民的综合环境达不到能够支撑的发达水平,而实际上金融危机带来的实体经济的影响远远比我们感受到的深远。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金融也走向了网络和可见于生活。那个时候如果真的来一次危机我们无力支付的时候如何去面对“家”这个情节的失去带给我们的悲怆。我们有传统的文化。我们的家庭要求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的家庭崇尚父母对整个家庭成员的和睦和永远聚在一起过年的和谐承担重要的责任与使命。这是我们不同于西方的文化。但是我们没能有条件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社会文化的金融与经济发展轨道。所有的一切都在向西方靠拢。所有的都是西方的标准在衡量着我们的不足。我不是说人家不好。而是真的担忧,已经没有多少文化信仰的我们,如果在未来的现代化过程中把我们最传统的家都迷失了,我们还能剩下什么?
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中用很大的篇幅阐述了儒家思想下传统家庭的互助式经济面对金融无限发展的背景下的不和谐,以及势在必行的思想革命性。对这些我不作评价。因为没有资格。但是我想我们总还要留下一点文化给我们得自己和后人。也许在拜金主义弥漫的今天,哪怕是保守的一点点文化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精神上的幸福感。看看金融的背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是什么?把日子过得慢一点,把文化体会得深一点,日子过的容易一点,这生命似乎也有了更多采的意义而不只是争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16 19:36:14
博客原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7 10:52:55
谨防“邯郸学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7 13:49:59
邯郸学步,这则成语故事是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后人用邯郸学步的意思和故事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这则成语出自《庄子·秋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7 13:53:50
人在进化的过程中,只要努力了,就不是忘却和模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7 16:13:17
1# yingcpa
也许在拜金主义弥漫的今天,哪怕是保守的一点点文化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精神上的幸福感
---------------------拜金主义=非保守? 保守=增强型幸福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