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3月15日电---投资总额达22亿美元的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周二正式启用,并有专用地铁与市中心连接,为5月开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交通保障.
本次扩建是必要的.虹桥机场原有航站楼主要面向国内航线,已经非常拥挤.同时可以预计的是,由于中国政府2008年11月推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计划,将会有大量公路、铁路和其他交通网络建成.
但投资者正在关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另一个侧面:地方政府大肆举债用于建设,怀疑人士担心这些耗资巨大的项目恐怕永远也收不回成本.他们称,财政恶果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为例."建好城市,投资者就会来"成为了城市规划者的座右铭,游客称,康巴什区宽阔的大道和大厦几乎空无一人.媒体报导也称类似的空城在中国不断出现.
一位美国大型证券基金经理翻看他在康巴什拍摄的照片时表示,"很明显这个问题正在加剧,但何时发展成为一个影响投资的问题还不清楚."
在中国,与当地人口完全不成比例的地标性公共建筑随处可见.
中国法律禁止地方政府直接借债,他们一般通过地方融资平台(UDIVs)为大型投资计划融资,地方融资平台以土地等资产作为抵押,或通过政府默认的担保获得银行贷款.
市场担心的是,出售土地的收益肯定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特别是如果中国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的话.
**谁来收拾烂摊子?**
1975年,福特总统拒绝向纽约市政府提供联邦财政支持以使其免遭破产的厄运,这成为当年的新闻头条.可以肯定的是,类似情况不会在中国出现.
里昂证券经济学家Andy Rothman表示,"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认为,除了极少数涉及贪污腐化从而具有政治意义的情况之外,中国政府不会允许地方政府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出现银行贷款违约."
这正是经济学家们努力思考的问题.如果中央政府必须出面干预并清理烂摊子,会采取什麽形式呢?是直接承担偿还义务从而增加公共债务呢,还是由国有银行先行将这些债务以增加坏帐的形式加以处理?
Rothman预计,两种方法都是可以承受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但并不会马上威胁到中国的银行系统和财政状况."
**债务规模有多大**
市场感到不安的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人知道这个财政黑洞到底有多深.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Victor Shih最近估计,地方融资平台的借款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6万亿美元.
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则认为,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为6万亿人民币(8,800亿美元),投行中金公司的预计为5.6万亿元.
这将使中国总债务负担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26%提高至43%,但仍低于多数主要国家的水平.中金在3月9日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所谓的债务危机是被夸大了."
不过花旗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到2011年底,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若按最坏的情况估计,这些债务中的20%将无法偿还,银行坏帐会增加2.4万亿元,其不良贷款率将为4.4%左右,或要指望政府挽回他们的损失.
花旗3月12日的研究报告指出,"假设经济的其他部分运行良好,中央政府能够化解这一隐忧,但在问题最终解决前,肯定会让市场和银行业如坐针毡."
**改革的机遇**
中国政府非常清楚正在积聚的风险:商业银行已被要求严格审核地方政府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财政部正在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借债的相关规定.
但有乐观的看法认为,债务困境或能刺激金融改革,例如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地方政府提供另一个融资渠道.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Victor Shih称,应允许商业银行直接出售次级债或不良贷款资产,或许可以过证券化的方式.
若中国政府向国内外投资者出售不良贷款资产,则有助于推进在海外推广使用人民币的目标.
Shih在博客中写道,"根本上说,我认为中国政府可以将此转变成为实现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难得机遇.但是,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赶在地方债务膨胀到难以应对之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