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17 3
2006-03-11

网上很多地方写着“外贸依存度05年1——8月竞高 达80%左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2月28日的公报,我计算了一下,得出我国2005年的外贸依存度为64%(根据年末汇率为63%),不知对不对?有些经济专家曾说05年的外贸依存度将会比04年高,但根据较权威数据计算的却是降低了。希望有高人指点迷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13 11:18:00

海关总署1月11日发布了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统计显示,我国对外贸易在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

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182321亿元人民币,按照2005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为22257亿美元,这样对外贸易依存度=14221.2/22257=63.9%

具体原因楼主可以通过以下数据和事件进行推敲:

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 新的结构性问题凸显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体保持了近些年来一贯的较快增长势头,但最突出的问题是,进口增速持续低于出口增速,导致贸易顺差大量增加,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

  据海关统计,1~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282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6865.5亿美元,增长29.7%;进口5957.3亿美元,增长17.1%,累计顺差908.2亿美元,预计全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11月当月,出口额为721.2亿美元,进口额为616.2亿美元,产生顺差105亿美元。

  造成如此巨大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而进口增速大幅回落。从1~10月情况看(以下详细数字均为1-10月),进出口增加值222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18亿美元,下降8.9%。其中出口增加值145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7亿美元,增长21.4%;进口增加值76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77亿美元,下跌38.4%。进口累计增幅同比回落20.5个百分点。

  另外,今年以来,中国对所有市场出口增长均快,但自主要市场进口却大幅回落。

  1~10月中国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增长29.9%,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出口增幅均超过30%;对十大贸易伙伴以外国家出口增幅达39.3%。

  但与此同时,自欧盟、美国、日本3大市场的进口仅增长5.4%,同比回落24.7个百分点。其中,中欧双边贸易1763亿美元,出口增长37.5%,但进口仅增长4.4%;中美双边贸易1723亿美元,出口增长32.9%,进口仅增长8.2%;中日双边贸易1499亿美元,出口增长17.6%,进口增长4.9%。    

  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是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急需面对的。因为这不仅导致贸易摩擦加剧,也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另外,中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中的结构问题也值得关注,主要是民营、外资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国有企业增长乏力。1~10月民营和外资企业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分 别达1818亿美元和665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5 %和25.4%,分别高于进出口整体增幅17.5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达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52.2%;外资企业出口3542亿美元,增长32.8%;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进口额分别增长17.8%、24.3%。同比分别回落24.6个、36.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顺差592.7亿美元,同比增加98.2%;外资企业进出口顺差433.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6.5倍。

  相比之下,国有企业进出口3016亿美元,增长12.9%,低于进出口整体增幅1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96亿美元,增长13.7%;进口额增长2.2%,同比回落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逆差22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逆差8亿美元,是三类企业中唯一逆差的企业类型。

  

          外贸传统问题明年依然存在

  首先,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不会有大的转变

  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属于中低档次、主要依靠劳动力加工优势,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经济效益不高。例如,2004年,中国出口的电风扇4.5亿台,平均每台3.8美元,打火机52亿个,平均每只0.063美元(合人民币0.52元);手表9.6亿块,平均单价1美元(其中浙江省出口600万块,平均单价0.3美元)、出口鞋59亿双,平均单价仅2.5美元,不及意大利的1/3,(一些省出口单价仅1个美元);出口DVD1.3亿台,平均单价45.6美元,不及日本的1/3;出口传统照相机5600万台,平均单价5.9美元,不及日本的1/20。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明年仍将是中国外贸业面临的紧迫问题。

  同时,中国具有垄断地位的稀土、焦炭等资源性出口产品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利润。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的一半以上,但在其价值链中只赚取到很少的加工费。中国是原油、铁矿砂、大豆等产品的大买家,却缺乏议价能力而被迫接受较高的价格。例如,2004年由于初级产品和海运价格上涨,中国进口的原油、成品油、铁矿砂、钢材、大豆、氧化铝和塑料原料等支付1063亿美元,其中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多支付256亿美元。

  第二,对外依存度提高,增加经济不确定因素

  专家预计,2005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5%,另有预计认为未来5年内,中国对外贸易年增长不会低于20%,这说明一段时间里,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都将处于高位,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程度加深了。

  一方面,中国部分出口产品对外依存度过大,对国际市场的敏感度不断提高。例如中国的鞋,国内产量是90亿双,出口60亿双,出口依存度67%;彩电产量7600万台,出口4900万台,占64.2%;DVD产量1.5亿台,出口1.3亿台,占87.2%;摩托车产量1580万台,出口1000万台,占63.9%。

  另一方面,部分资源性和高科技产品自给不足,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加深。例如:原油的进口依存度达到41.3%;铁矿砂40.2%;铜矿砂82.8%;氧化铝45.5%;铜材59.8%;铝材38.8%;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对外依存度达到85%以上,其中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依靠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车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依赖进口。

  对外依存度过高将使中国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进一步增大。部分生产性资源的短缺,以及需求量增加带动价格持续上扬,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第三,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    

 据WTO统计,1995-2004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之最。1986-2004年,美国针对中国内地发起337调查39起,并逐年增多。今年前10个月,中国已遭遇52起、约17亿美元的“两反两保”案件,其中欧盟和美国案值分别占53%和16%。当前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在卷入国家、波及行业、传播速度以及使用手段方面都有趋强的态势,应对更加复杂。明年,落实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欧美可能对中国轻纺、家电、化工、钢铁产品发起新的摩擦,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等可能继续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美欧日等国的技术壁垒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将越来越大,发达国家针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各种标准、经贸政策及制度等的摩擦日益增多。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和禽流感疫情再度爆发、“孔雀石绿”问题等将不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8 00:18:00
pretty-boy大哥真是好人啊,看后很有启发,谢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5 22:07:00
很毛啊!这样很被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