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75 0
2010-03-17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经济观察报:你刚才也说到东西方的差别,你本人在东西方世界都非常自如,这种穿梭在两种文化之间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是从何而来的? 李连杰:可能来自两方面吧。一方面,我从11岁就开始在地球上转来转去,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很多人,行万里路嘛,跟读万卷书一样的。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从34岁开始研究幸福快乐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人性底线在哪里、人的情绪从何而来、物质结构怎么产生的,这些问题我都有了一个认知。有了这个认知之后,我发现原来所有的事物只是外部包装不同而已,几千年前的轿子、马车,跟现在的飞机、火箭,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那么,皮肤颜色、对宗教的理解、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你就都能看清楚它的本质是什么了。你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那么东西方世界在你眼中就都清晰了。 经济观察报:就是说34岁信佛后,你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都建立起来了。 李连杰:对,我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建立之后,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了,我会看到大家不过是在各自相对的角度去辩论而已,而我是从一个没有观念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的。 你如果觉得佛教是迷信的话,那爱因斯坦还说呢,能够解释未来的科学只有佛教。西方都在对佛教重新审视,认为这是一种心智科学,就是心和智慧产生的科学,它研究的是心的力量。心的力量用我们现在的物理化学、量子力学都是没法计算出来的,但是它肯定是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的。所以我从佛教切入,研究了十几年的心智科学,然后再看人间百态,觉得什么都很正常。 经济观察报:很多人都是遭遇重大挫折或者精神危机后走向宗教的,你当时经历了什么事情吗? 李连杰: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我其实就是为了多掌握一些知识,有人说是这样的,有人说是那样的,我就很想知道,到底它是怎么回事。我最初就是想,起码我要弄明白你在说些什么,于是我就钻进去研究。进去之后我发现,这里头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这些东西它都不是我李连杰的发明和创造,我只是在学习。哪怕我只学到了它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知识,也足够我现在非常自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了。 经济观察报:那为什么是佛教呢?你很早就去了好莱坞,为什么选择了佛教而不是其他? 李连杰:我去好莱坞之前就已经学佛教了呀。我十几年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好莱坞也没有把全部精力都拍电影,而是花很多时间在研究心理问题、心智科学。我当然比较过不同教派。我很小时候就看过 《圣经》和《古兰经》,还有道教的东西。那时候什么东西被批判我就去看什么。为什么批判它,我非常好奇,就去找来看。 经济观察报:都是自己找来看吗? 李连杰:都是自己读,都不是说领导或者导演让我读的。很小的时候,其他同学在溜冰、打乒乓球,我就开始想事了。后来拍戏的间隙,我就抱着书看。看了好多,我都记不清是我多大,反正很小就读什么斯大林传、希特勒传、爱迪生传,读了很多名人传记。后来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文选》我也看,还有一部一部法律出来,我也都找来看。大人批评我的时候,我常常说,我哪儿错了?我又没有犯法!法律上都没有说我错。 经济观察报:你上小学是文革时期,又练武术到处比赛,所以没受什么课堂里的正规教育,就靠自己这种阅读来获得知识,认识世界?那个时候你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 李连杰:跟我从小的经历有关,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去过40多个国家了,美国、非洲我都去过。我发现大人讲的跟我看到的不一样,但是我不能说,说了会犯错嘛,所以我就只能自己在心里琢磨,看很多书自己想。后来我发现,大人们说的和做的也不一样呀,然后我就不听大人的话了,不再轻易相信人们说的话了,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都会自己想想,到底怎么回事。 我那时候的世界观,你现在让我总结的话,我觉得可能比较偏向道教。因为我练武术嘛,就是攻防、阴阳、平衡这种视角,就像是矛和盾。东方人说东方文化好,西方人说西方文化好,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说自己的矛好,一个说自己的盾好,其实大家彼此彼此嘛,没有对错,只是观点角度不一样。 但是后来,我觉得阴阳、矛盾这些不够解释和理解很多事情了,慢慢地就延伸到了佛教,因为佛教告诉我,超越这对立的两面之后,是什么东西?了解这些之后,看问题就全面了。 从李时珍到释迦牟尼 经济观察报:从练武到拍电影,去香港去好莱坞,到现在做慈善,除了武术是被老师选中,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是你自己规划和选择的吗?还是被各种偶然推着走到今天的? 李连杰:很多都是靠自己努力的。比如说,16岁的时候,我决定不做运动员了,当时老师、教练、领导,所有人都反对,因为16岁正是一个运动员的黄金生涯。但当时我的直觉是,我不要再做下去了。因为我已经拿了五年冠军了,我还需要再证明什么吗?五个冠军和八个冠军没有区别,我必须要改变。 但是我真正进入一个百分之百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是从1988年离开大陆开始,也就是我24岁以后。之前你想做一个事情,要说服很多人,我曾经要盖齐29个图章才能做一件事情。当时那个时代,身在其中真是满挣扎的。你想想那种感受,我想做的一件事情,对社会对公众对任何人没有一点坏处,却要费多少周折呀。所以我真正释放是从24岁以后,我终于可以选择,我就要拍这个电影不拍那个,我自己决定我做什么事情,我自己控制我的命运。 我当时的规划和追求跟常人差不多,情啊、名啊、利啊、权啊,以为这个就是得到幸福快乐的途径。但是到34岁的时候,我发现不对了,建立在名利、物质这些之上的幸福快乐是相对的,有的人为几百块着急,有人为几百万着急,有人为几百亿着急,都不过是量的区别,本质上大家都没有幸福快乐和安全感。 所以那个时候我急刹车,我34岁,我觉得完了,原来我过去追求这些都不重要,我不是自己的主人,说难听点,我变成物质和精神的奴隶了,我的快乐要建立在我有没有汽车和房子,我的电影别人是不是说好看,我一直活在别人的情绪和语言里面,我太被动了!我完全没有了解生命是什么。 那么我就从34岁开始去寻找,我失掉了什么,然后我找到了方法。我发现当你自我中心越小、自己的价值观越少、越利于他人,你的快乐就越多。帮助别人根本上是在帮自己,那才是通往幸福快乐的捷径。于是我看到的整个世界都倒过来了,我没有防线了,自我越来越小,不会被伤害了,幸福快乐也越来越多了。 但是找到了这种方法之后,我一直都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做,直到2004年底遇到海啸,才把最后那道关节打开了,这就是我创办壹基金的过程和原动力。 经济观察报:你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吗? 李连杰:34岁之前一定是这样的。 经济观察报:现在不是了吗?比如,你要努力把壹基金做成最好的社会企业或者慈善基金? 李连杰:什么叫做最好?没有最好。谁衡量好或者不好?是你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还是按社会给你的标准? 当34岁我进入新的领域去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我马上就蜕掉了所有以前的价值观,整个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了,我已经破掉了我之前的梦想。而且看到自己之前的梦想,我觉得很好玩,觉得自己以前很幼稚,迷迷糊糊的。 比如说,以前你觉得首富真了不起,多牛啊!但是谁是唐朝的首富?你知道吗?我也不知道。纵观历史,原来被人们记住、了知和尊重的,并不在于他当时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他对社会付出了多少。反而是那个当不了官、发不了财的潦倒的李白,他写了几首诗,我还得在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 所以说,虽然不同的时代在标榜不同的所谓成功失败的标准,但是再放宽一点,在历史长河中,在千年文明里,你在某个方面比别人稍微做的好一点点,又算什么?如果你追求那种了不起,那就是你痛苦的根源,你就会很惨。 经济观察报:那么你想要成为哪种人? 李连杰:这个问题就是以前记者和影迷老问我的,你的偶像是谁?我在34岁以前的回答是,我没有偶像,但是我有尊敬的人,我尊敬李时珍。 为什么呢?你看他就没有说我要赚多少钱,要拥有多少多少,他去亲自尝试百草,结果都把自己给试死了。他是为了给别人减轻病痛,留下一本《本草纲目》,不仅造福那个时代,还在造福我们这些千万代的后人。他就从来没有追求什么最富最成功,所以我尊重他。 不过这是我34岁之前的想法了,现在我也依然尊重他,但是我现在更喜欢佛陀释迦牟尼了。我觉得人世间追求的梦想到顶之后,就到了释迦牟尼那里了。 经济观察报:佛陀是不是一个完全没有痛苦的人? 李连杰:他是王子,他有权力,整个国家都是他的,整个国家的女人都属于他,他都还痛苦呢,痛苦了六年哩!直到他最后想到了离苦得乐的方法,他才真的快乐了,而且后来几千年里,很多人跟着他走这条路,最后也没有痛苦了。那么,我也就去跟着他走试试吧! 经济观察报:那么现在面对一些质疑或者挫折的时候,你还会痛苦吗? 李连杰:质疑是太正常的事情了。秦始皇、孔子、鲁迅、毛主席,这些人都还被骂呢,我李连杰算老几呀!别人质疑你两句算什么呀。 别人在掌握有限的资讯上,他怎么说我,恶意的或者善意的,我都能够理解。但是我是在法律框架、游戏规则内做事情的,为什么我喜欢看法律,法律是共同的标准。但是如果你按道德审判,那我们每个人的标准可能是不一样的。你在你的立场对我做这么一个判断,我能理解。 经济观察报:你对未来,无论是壹基金的成长或者中国的发展,是乐观还是悲观? 李连杰:你在看社会发展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你会有开心或者担忧。但是我自己是一个不乐观也不悲观的立场,我没有什么价值判断,我就在这儿看着世界的演变。别忘了释迦牟尼最后是怎么讲的:我没有教过任何人,我也没有讲过法,我只不过是在面对你们的问题。 所以我是没有观点的,我觉得它往这边也正常,往那边也正常,下雨也正常,出太阳也正常,中国往前发展很正常,遇到挫折也正常。我就像面对股市一样,它会升也会降,都很正常,一点都不会影响我的心情,我只是需要面对它的勇气和态度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