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作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及创新,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五次并购浪潮,推动了全世界经济改革。在企业重组活动中财务活动处于主导地位,而会计活动处于基础地位。企业重组离不开对企业各项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这正是企业会计活动,也是企业重组的基础。因此,研究企业重组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是企业重组研究的关键与核心问题。 正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正激励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士气
正激励就是对个体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这种行为重复发生,提高个体的积极性。一般的,正激励主要表现为对员工的物质奖励,表扬,升职等等。人都有需求,当目前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马上他又会产生新的需求。因而,只要拿员工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去刺激他,他就会作出反应,积极地去工作。如此一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比如,企业在制度中规定“在一个月内,上班未迟到过一次,奖薪100元”,所有的员工都知道不迟到的话,这个月就能多拿100元,那么很多员工就会积极的按时上班,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按时上班的习惯。管理者其实只应用了一条正激励的机制,就提高了整个企业的士气。可见,只要正确的运用正激励制度刺激员工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就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2.正激励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
正激励制度确实会让很多员工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但若要员工真正行动起来还必须把正激励制度具体落实。倘若只是条文规定并没有实际落实的话,高昂的士气就会受到打击,慢慢低落,终将产生负面效果。也就是说,正激励制度必须实行。比如,企业在制度中规定“在一个月内,上班未迟到过一次奖薪100元”,这个月刚好有两个员工做到了,那么据规定,企业应当对此二人各奖励一百元,并予以当众表扬。这样就能让员工们意识到,这种正激励制度不是挂着好看的,而是很好的调动了员工的情绪。
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负激励是控制员工行为的一条隐性“止步线”
就像道德与法律的界线一样,逾越了道德的界线必然受到法律的惩处,负激励也是如此,企业一般都设有日常的行为准则、管理制度等,超出了这个准则、制度必然受到一定的制裁。当然,负激励的措施和手段大部分存在于企业的相应管理制度中。负激励作为一条“止步线”,也许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很少注意到,实际上却起到控制员工行为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已经接受了这种负激励制度的约束,无形之中给企业的管理行为带来一种持续良性循环效应。比如,在制度中规定“上班迟到一次扣薪100元”,所有的员工都知道不能迟到,否则会被处罚,正常情况下,员工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按时上班的习惯,管理者其实只应用了一条负激励的约束机制,就管住了整个企业的劳动纪律,可见,这条隐性“止步线”多么重要。
2.负激励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以上谈到负激励制度通常是约束员工行为的界线,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员工都会遵守约定的法则,正如,并不是有了法律所有的公民都会守法一样,总有些员工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然,这些法律制度和企业负激励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意味着,当一些员工逾越这些约束时产生的后果将得到相应的处罚,而这种处罚的性质是强制性的、威胁性的、起震慑作用的,往往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真正使员工在心理上接受对企业管理行为的敬意,从而提高对自我行为的管理。例如,假设在一个企业中本月有3人次上班迟到,企业当月对此3人各扣薪100元,并予公告,就会使员工意识到,这种负激励的手段不是摆设,而是很好地维护了企业的劳动纪律。
正确把握正激励和负激励的协调尺度和力度
正激励是为了使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重复出现;负激励是为了使员工的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不再出现。这两种激励制度引导着员工的行为方向,应正确把握好两者间渐渐的协调尺度和力度。负激励注重纪律,往往会使企业内部的气氛比较沉闷,压抑,使员工做事都会很谨慎,小心翼翼,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容易抹杀员工创新能力和积极性。正激励比较注重以人为本,往往会使企业内部气氛比较活跃,员工不会感到太过有压力,和上司间关系随和,做事有激情,有动力。员工的心情也处于愉快状态,工作更有效率。就像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样。中式教育往往比较注重课堂纪律,而美式教育比较注重课堂活跃。它们各有各的优势,但倘若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不就更能发挥作用?一样的道理,正激励和负激励的正确把握能更好的激发人的潜能。对于不同的员工群体,有时还要区别待之。例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待关羽、张飞可以说成功使用了正、负激励,他对关羽恩崇有加,时常赞许,而对张飞则恩威并重,时常加以贬惩,其结果使两位虎将都焕发出超常的能量。
1.在负激励面前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管理者要舍得“亏”自己,要陪同员工接受应负担的责任,让员工心服口服。在电力行业中,日常管理中多年采用《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违章记分管理办法》是两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对员工的行为做了详细界定,绝大多数是负激励的措施,少数为正激励措施,其中很好的一部分是下一级员工受到处罚,上级管理者要受到一定比例的连带处罚,理论依据是既然下级员工犯错上一级至少要负管理责任,这种负激励的连带处罚措施执行时更具操作性,上级可以理直气壮。还有一个下属企业,建立“三德银行”管理办法,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管理的范畴从八小时以内延伸到八小时以外,给每一位员算“三德”的本金,受到的处罚作为“三德”的贷款利息,奖励作为存款利息,而对领导层的连带责任更严厉,“三德”的积分是全公司员工的平均值,该制度受到员工的极大认同。
2.在正激励面前管理者要诚信
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管理者除了要以身作则以外,还要有诚信,让员工能信任你。比如,小组接到上级指派的任务,组长就此任务下放给某组员,此组员得到信任,热情高涨,数日不眠不休完成了企划案。上司很赏识这个企划案,论功行赏到了组长头上,如果组长不诚信,抢了组员的功劳,组员的积极性一定会大受打击,从而产生不思进取抑或跳槽的念头;但如果组长很诚实,主动说明功劳是下属的,下属会心存感激,更加努力工作。可见,诚信多么重要。
结语
其实,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强化作用。正激励是主动性的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的激励,它是通过对人的错误动机和行为进行压抑和制止,促使其幡然悔悟,改弦更张。正激励与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因为这两种方式的激励效果不仅会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的个体与群体。通过树立正面的榜样和反面的典型,扶正祛邪,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就会产生无形的正面行为规范,能够使整个群体的行为导向更积极,更富有生气,最终使企业管理尽善尽美。
作者:郭亮 来源:《企业研究》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