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附某大牛学长的经验贴:
2006年的今天,7月25日,我在三教上自习,准备司法考试,突然从对面阶梯教室传来考研辅导班老师激情略显夸张的授课声,想起了我的考研,于是在教室里敲下了这段文字。这段文字适宜的读者是,已经对要不要考研做出了明确肯定的选择,而且不在意所谓的艰辛,乏味,枯燥的人。 也就是说,接下来我会直接对考研备考的技术上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而对两个话题我将不去提及,一个是考研到底值得不值得,一个是象回忆录一样回忆自己当初的用功,艰辛,并鼓励大家要好好努力。前一个话题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考研的原因因人而异,况且人生叵测,未来会怎样,有谁会知道?只要当下的你,觉得是值得的,就坚持走下去。第二个话题是个私人问题,艰辛是我自己的事情,克服坚辛之后取得好成绩而生的成就感也是我自己的事情,没有必要在这里诉说,虽然我有诉说的欲望,但是大家时间很紧,大家只是来找学习方法的。 英语水平是不可以短期提高的,英语成绩是可以的,这是我的结论。我下决心考研的时候英语成绩并不好,六级还没过,但是我两次考研,成绩分别是70(2004年)和80(2005年)。主要的做法是,狂背单词,放弃完型,抓住阅读,最后背几篇样板作文。 苦背单词。我是这样做的,先找个有中文意思的大纲词汇,盖住中文自己对着词汇说出中文,这样做的目的是找出死角。下一步,天天清理死角,天天复习前面有标记的那些单词,这样一来,死角越来越少,最后就基本差不多了。记忆单词,注意的有三点,首先是,只记大纲词汇就可以,多了一个也不要记,理由有,第一,每年试题的超纲词汇很少,且无关宏旨,不认识不影响做题,第二,记单词很枯燥,能少记就少记,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去做性价比高的事情。其次是,记词汇不要去默写,因为英语考试书写的内容很少,大多的是识记,知道什么意思即可,作文要书写,但是作文我们都用的是很简单的句子,很简单的单词。如果你象我一样,有那么点喜欢英语,那么在这个时候请克制一下,等考试完了再去默写。其三,单词要天天温习,一旦遗忘,前功尽弃,最好每天早上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复习。 放弃完型。原因有三,一是,完型考的是词汇区别或者语法,这两个东西很专业,很难弄,弄起来耗时耗力。二是,完型练和不练的区别仅仅是5分和7分或者8分的区别。三是,完型水平可以在下面的复习中不知不觉的提高
抓住阅读。原因在于,阅读的分数比重最大,阅读作题有技巧。 我是这么准备阅读的。首先找来新概念四,有50多篇课文,自己笔面翻译成中文,再对照课后给出的中文纠正自己的译文。然后再把2000年以后的试题找来,把里面的阅读和问题以及选项翻成中文。这两项工作做起来依旧耗时耗力,但是对提高阅读能力却是十分必要的,等到翻译完全部的文章,你再看阅读文章,就象喝白开水一样。我说一下这么做的理由,大家看是不是有道理。首先,为什么选择翻译。记得一个老师说,阅读得分低就是对原文理解上不到位,并且做了个测试,找了份历年题,直接让大家看译文,问题和选项也直接看译文直接作答,结果大家都能做对。翻译的第一个好处就在此,它能让大家最大限度的感知作者的意图,并且把这种意图用条理的句子表达出来。翻译的好处还在于,能够帮助记忆词汇,练习语法从而帮助做完型填词,从文章脉络上对完型填句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在英语的复习中,翻译是最好的补药。其次,为什么选择新概念四。原因在于它的经典,它的难易程度适中,它给出的译文标准。接下来做的工作是,琢磨历年试题,此时,历年试题已经翻译了一遍,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把每篇阅读理解每道题的答案依据在原文中标明,标完你会发现,阅读真的不难,因为问题的答案基本都是对文章个别句子或者细节的理解,考全篇把握的,考作者态度的,考中心思想的题目很少,即使考的是这些,关键性的词句依旧能反映出来。比如,有的文章开篇就表明了作者的立场。有的一个形容词或者副词就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问题的设计跟原文中相关部分的关系,也就是,命题者是如何根据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出题的,分析四个选项是如何设计的。阅读如果能这么做的话,这个时候你的水平应该是很高了,一般的考研文章是难不倒你的了,要是还有空闲时间就做几套模拟试题,我推荐做毕金献的模拟,做题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在意对错,在于自己到文章中去找到根据,围绕特定的句子,单词,或者段落分析。另外阅读我想特别说的就是,做阅读的时候,不要相信自己,首先是,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读完问题不要直接凭对原文的记忆选答案,一定要回去再找根据。其次,不要相信自己的思维,要接受作者的思维,一些问题,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回答,但是试题问的是作者或者文中特定人的的回答,态度。比如在克隆问题,同性恋问题,堕胎问题等一些涉及价值判断问题上,一定要忠于文章。 政治复习起来比英语要简单的多,我两年政治的分数分别是86和92,复习资料是红宝书和历年试题。政治的关键是,选择题要准,大题要美。
我是这么准备的。首先通读红宝书,不做任何标记。其次,把2000年以后的真题出题点标记到书上,这时,你会发现,重点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有的地方年年考,非常突出。再次,通读一遍红宝书,把书中带有,“最根本的是”“关键是”“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之类的具有唯一性特点的地方标记出来,准备对付选择题。把书中很条理的论述,比如:“首先,其次”,或者“第一,第二”之类的地方标记出来。注意只标记第一第二之类后面的第一句话即可,准备对付多选或者大题。再次,再读一遍红宝书,这次要仔细读,关键理解书中对一些问题是怎么论述的,理解即可。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就可以利用复习英语和专业课间隙的零碎时间快速翻红宝书,把里面的一些标记记牢靠,重要的是,记住关键词,比如某某产生的条件有三点:社会,经济,政治。到最后最快的时候,1个小时就能把全书过一遍。考试前夜过一遍,第二天考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些题目,你可以直接划答案,连想都不用想,这样的题目包括,多选的大部以及单选的全部。如果你想拿高分,还要做下面三个工作:第一是,理清楚每个小学科里面各章节的逻辑关系,比如,哲学,它按照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观之类展开。政经以货币展开(其他的记不清了),毛概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不同的革命建设时期,每个时期里分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统战之类,区别不同时期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比如在对小资,民资在不同时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邓论也是如此,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展开。在这些小学科内部,努力牵起一条线,目的在于帮助记忆,以及对付跨章节甚至跨学科出题。第二是,分析真题中大题的标准答案。我刚才说了,政治关键的是,选择题要准,这个准字,通过不断的翻红宝书,不断的看上面的标记,反复多次就能做到,而大题的美,意思就是,要让批卷老师看到我们的答案时,心里舒服,那就是,要让我们的答案,最大限度的接近标准答案。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标准答案,看它是怎么写的,看它的行文逻辑关系,甚至语言特点,分析几年,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制定答案是有套路的,我们只要按照套路,把能够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单独成段,做到条理,书写工整,就没有问题。第三,拿出一点时间看看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里面一些原理性的东西要理解而且会应用。
写完这段文字,那边辅导班的课依旧如火如荼,不时传来在老师煽动下的哄笑声,我知道,我的这些学弟学妹们也会和我当初一样,在累的时候会来这里看帖,或者下载些有用的资料,或者看看别人的学习方法。如果此帖有幸被他们看到并有所帮助,我会非常高兴。另外,两次考研,okhere给我的帮助很大,写这个东西也算是个感恩,我的QQ418782367。愿意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77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