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199 6
2010-03-21
  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斌教授,在本月七日的《经济观察报》,敦促青年学子,利用暑假时间,好好“多读胡适”。

  胡适的自由主义不合时宜!青年学子,应当多读印度裔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的一系列著作。

  胡适的利己主义观点与亚当.斯密(Adam.Smith)个人福利最大化的基础完全不同:前者是来自于胡适对处于没有国家自尊独立的,传统文化价值穷途末路的时代的个人反省;后者是来自斯密代表资本主义时代新教的伦理价值的自然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基于两种不同利己主义的社会环境,业已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利我主义是最好的利他主义,利己是最好的利他”的命题,也成了一种“不现实的,不合理的,不恰当的,似是而非”的社会行为准则。

  斯密的利己主义,是假设人类实际行为的惟一的理性表现,进而追求个人利益的所谓经济人就是对人类行为的最好近似。更简单的说,斯密的利己主义被他后来的崇拜者——尤其是效用主义者,演变为非利己主义的完全排斥。从理性假设出发,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就是社会效用最大化。因此,斯密的利己主义,是在个人的行为,必须能够,而且是惟一能够用效用最大化来衡量的。事实上,人类行为的多样多元化,不可能仅用惟一的效用来刻画。斯密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他在其著名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强调“虽然共有的精明(Prudence)这一原理并不能总是指导每一个个人的行为,但它总是影响着每一阶级或阶层中的大多数”。后人发现,如果不是假设每个个人效用最大化,而是按照斯密的“影响每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大多数”,就会出现在一个阶层或阶级中的普遍存在的个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或多或少的利他主义的存在。而利他主义的效用是无法度量的。

  斯密的利己主义,只有在完全市场的条件下(或没有外部性),社会才能达到仅仅用“效用”来表示的“经济效率最优--帕累托最佳(Pareto Optimum)”,而无法达到非经济效率指标的其他社会优化状态。

  在外部性现象日趋严重的当今市场经济体系中,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同于偏离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就越远。美国的次灾危机,全球的能源危机等,都是传统的经济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哈耶克(F.A.Hayek)认为,社会(集体)主义计划经济的失败,恰恰在于它试图集中全部信息,而使原本分散有效的信息变得毫无效率。然而,当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国防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被视为个人所无法效用最大化的“集体性或公共性”问题业已决定我们人类社会最为核心的利益时,集体主义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迫切。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部分失败,恰恰在于它对集体主义的拒绝!

  反观胡适的利己主义,他并不是来自经济人理性假设下的效用最大化,而是来自他个人内心的一种“政治诉求(Claims)”。当要实现“政治最大化” 目标时,利己主义将成为其最大的敌人。政治永远是强迫个人权利服从集体利益——大部分是被威逼与洗脑利诱的。要想达到陈先生所说的“个人主义不是反对集体,而是只服从基于个人自由选择而结盟的集体,因为服从于那种自愿结盟的集体才与自由原则内在一致”的状态,必须是存在客观上的选择。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整个文明进程中,几乎不存在这种选择。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国传统内生性的宗教,哲学,政治,乃至整个文化,都是逐渐演化成一个“实在的统一体”—— “一种已没有本质的现象的还原”(胡塞尔(Edmund Husserl): 纯粹现象学通论)。即使现代的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建立在集体主义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强调个人权利基础,必须是建立在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等相分离基础之上的,个人才有可能存在选择!

  英国社会学家桑德斯(Peter Saunders)认为,业已获得普遍胜利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给我们人类所带来的,仅仅只有1/3的人“感到幸福”。究其原因,恰恰是“资本主义传统精神的丧失!”。最近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其竞选演说中提到了美国传统教会日益边缘化的威胁,主张加大布什(W.Bush)政府所倡导的政府干预教会慈善事业的政策,遭到来自自由主义分子强烈的批评与反对,认为这是违背国家与宗教分离原则。但是,选民们却自愿认同美国两党少有一致的“干预政策”。存在选择的美国正在发生胡适先生根本想不到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至少,在涉及经济领域的利己主义,阿玛蒂亚.森教授的描述是最具内在一致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22 19:47:08
自己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2 20:08:13
呵呵,在中国胡适不合适;在中国还是心甘情愿的做奴隶、做傻 13 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3 02:46:01
天使亦或鸟人 发表于 2010-3-21 11:25
  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斌教授,在本月七日的《经济观察报》,敦促青年学子,利用暑假时间,好好“多读胡适”。

  胡适的自由主义不合时宜!青年学子,应当多读印度裔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的一系列著作。

  胡适的利己主义观点与亚当.斯密(Adam.Smith)个人福利最大化的基础完全不同:前者是来自于胡适对处于没有国家自尊独立的,传统文化价值穷途末路的时代的个人反省;后者是来自斯密代表资本主义时代新教的伦理价值的自然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基于两种不同利己主义的社会环境,业已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利我主义是最好的利他主义,利己是最好的利他”的命题,也成了一种“不现实的,不合理的,不恰当的,似是而非”的社会行为准则。

  斯密的利己主义,是假设人类实际行为的惟一的理性表现,进而追求个人利益的所谓经济人就是对人类行为的最好近似。更简单的说,斯密的利己主义被他后来的崇拜者——尤其是效用主义者,演变为非利己主义的完全排斥。从理性假设出发,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就是社会效用最大化。因此,斯密的利己主义,是在个人的行为,必须能够,而且是惟一能够用效用最大化来衡量的。事实上,人类行为的多样多元化,不可能仅用惟一的效用来刻画。斯密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他在其著名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强调“虽然共有的精明(Prudence)这一原理并不能总是指导每一个个人的行为,但它总是影响着每一阶级或阶层中的大多数”。后人发现,如果不是假设每个个人效用最大化,而是按照斯密的“影响每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大多数”,就会出现在一个阶层或阶级中的普遍存在的个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或多或少的利他主义的存在。而利他主义的效用是无法度量的。

  斯密的利己主义,只有在完全市场的条件下(或没有外部性),社会才能达到仅仅用“效用”来表示的“经济效率最优--帕累托最佳(Pareto Optimum)”,而无法达到非经济效率指标的其他社会优化状态。

  在外部性现象日趋严重的当今市场经济体系中,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同于偏离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就越远。美国的次灾危机,全球的能源危机等,都是传统的经济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哈耶克(F.A.Hayek)认为,社会(集体)主义计划经济的失败,恰恰在于它试图集中全部信息,而使原本分散有效的信息变得毫无效率。然而,当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国防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被视为个人所无法效用最大化的“集体性或公共性”问题业已决定我们人类社会最为核心的利益时,集体主义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迫切。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部分失败,恰恰在于它对集体主义的拒绝!

  反观胡适的利己主义,他并不是来自经济人理性假设下的效用最大化,而是来自他个人内心的一种“政治诉求(Claims)”。当要实现“政治最大化” 目标时,利己主义将成为其最大的敌人。政治永远是强迫个人权利服从集体利益——大部分是被威逼与洗脑利诱的。要想达到陈先生所说的“个人主义不是反对集体,而是只服从基于个人自由选择而结盟的集体,因为服从于那种自愿结盟的集体才与自由原则内在一致”的状态,必须是存在客观上的选择。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整个文明进程中,几乎不存在这种选择。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国传统内生性的宗教,哲学,政治,乃至整个文化,都是逐渐演化成一个“实在的统一体”—— “一种已没有本质的现象的还原”(胡塞尔(Edmund Husserl): 纯粹现象学通论)。即使现代的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建立在集体主义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强调个人权利基础,必须是建立在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等相分离基础之上的,个人才有可能存在选择!

  英国社会学家桑德斯(Peter Saunders)认为,业已获得普遍胜利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给我们人类所带来的,仅仅只有1/3的人“感到幸福”。究其原因,恰恰是“资本主义传统精神的丧失!”。最近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其竞选演说中提到了美国传统教会日益边缘化的威胁,主张加大布什(W.Bush)政府所倡导的政府干预教会慈善事业的政策,遭到来自自由主义分子强烈的批评与反对,认为这是违背国家与宗教分离原则。但是,选民们却自愿认同美国两党少有一致的“干预政策”。存在选择的美国正在发生胡适先生根本想不到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至少,在涉及经济领域的利己主义,阿玛蒂亚.森教授的描述是最具内在一致性的。
需要先明白什么叫做个人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3 13:59:34
finance12 发表于 2010-3-22 20:08
呵呵,在中国胡适不合适;在中国还是心甘情愿的做奴隶、做傻 13 合适。
唯2b论的痴呆儿,只有扯大旗作虎皮之能事,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3 16:13:55
天使亦或鸟人 发表于 2010-3-23 13:59
finance12 发表于 2010-3-22 20:08
呵呵,在中国胡适不合适;在中国还是心甘情愿的做奴隶、做傻 13 合适。
唯2b论的痴呆儿,只有扯大旗作虎皮之能事,呵呵。
我到这个论坛就是打击你这种脑瘫2 B的,

  呵呵,还傻笑呢?! 你脸多大啊?!

  哈喇子流到裤裆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