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类】
2016年以来首次下调MLF利率 重申“两高”推荐逻辑-2019-11-05_中金公司
事件
央行按期续作4000 亿元一年期MLF,中标利率由之前的3.30%下调5bps 至3.25%,这是2016 年以来第一次调降。我们简评如下。
评论
1)按照成本加总,LPR 报价 = 负债成本 + 营运成本 + 信用成本 + 要求收益率(即NIM),因此,在不考虑窗口指导的情况下,报价行应统筹考虑四个变量,其中,后三个变量属于慢变量,监管机构短期难以干预,唯有负债成本可以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进行引导。
2)10 月MLF 余额3.4 万亿元,占9 月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负债比例仅为1.2%,下调MLF 利率对于银行同业负债成本的直接影响较小,我们认为,MLF 调降目标在于引导广义的同业负债成本下行,从而传导至银行负债端。中金宏观组认为,货币政策未来的方向应该且大概率会以调节经济基本面为主要目标。
银行3Q19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关注LPR实施效果_2019-11-18_中金公司
一、新增贷款定价环比走低。
3Q19 贷款加权利率5.62%,环比下降4bps,1Q18之后持续走低(仅1Q19环比微升5bps)。其中,一般贷款利率环比走高 2bps 至 5.96%,同比下降 30bps;票据融资利率环比下降31bps 至 3.33%,1Q18 之后维持下行趋势,是 3Q 定价环比下降的主要贷款品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环比提高 2BPS 至 5.55%,同比下降 17bps,显示个人住房贷款定价采用“LPR+产业政策”方式。向前看,我们预计贷款定价整体继续走低,主要源自疲弱的需求。
二、LPR 实施效果
银行内部贷款定价取决于负债成本、营运成本、信用成本和要求收益率四个变量,其中,后三个变量为慢变量,信用成本在目前阶段甚至处于上升通道,因此,降低 LPR 报价,关键在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引导包括 MLF 在内的短期资金价格下行。
三、包商银行处置进程。
报告披露,监管机构以收购承接方式处置包商银行风险,依法依规打破了刚性兑付,实
现了对部分机构的激进行为纠偏,促进合理的金融市场信用分层。目前包商银行接管托
管工作第一阶段大额债权收购与转让工作顺利完成,第二阶段清产核资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三阶段市场化改革重组工作正在推进。另外,监管机构将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加
强中小银行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这也是包商、锦州银行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资产质量是影响中资银行估值的核心问题,尤其是香港市场的内银股,向前看,更严格的贷款分类,问题银行的有序处置,有利于做实资产负债表,风险溢价的修复有助于中长期银行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