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802 5
2010-03-22
2010年03月22日 14:44 来源:齐鲁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彻底打断围绕造假所形成的利益链条,或许比扳倒一个造假教授更有价值。
  3月21日新华社消息,西安交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21日作出决定:鉴于该校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虽然此事最终有了令人可以接受的处理结果,然而整个举报过程却是阻力重重、令人不解。
  当初,6名教授详细整理出李连生材料中的30多处造假信息向学校举报,要求学校进行核实。令人奇怪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领导要他们停止举报,甚至许诺把李连生的教育部一等奖匀给他们一些。学校领导说,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曝光了,西安交大就保不住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排名。我们不知道这个排名有无李连生造假的“功劳”,当然更不知道全国高校又有多少个李连生式的造假。

  但是,我们知道造假事业的兴旺,是因为这背后有一条利益链。就是说,“一人造假,大家光荣”,李连生造假不仅无罪,而且有功。正因为利益共享,造假者得到了直接的名和利,上级也因此增加了政绩、获得了荣誉,这些可能都是将来升迁的资本,所以上级不仅不反对下级造假,甚至会诱导、鼓励下级造假,即使知道也装不知道,有人举报也不会去查。这个基本原理,不只是适用于学校,即便是在社会上也有类似的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共同的利益把造假者和造假者的“保护伞”连在了一起。
  因为“一人造假,大家光荣”,造假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各部门都为造假服务,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最后成为“利益共同体”。评奖部门不想得罪报奖者和报奖单位;鉴定专家出于交情,只是走个过场;学校方面则为了维护所谓的声誉和排名,对造假现象消极处理——大家都从造假的大锅里分了一杯羹。如此的“学术”已经异化为“骗术”了。一个教授造假已经是教育界的耻辱,而围绕他的一伙人反而借此“沾光”,则是更大的耻辱。
  所以,彻底打断围绕造假所形成的利益链条,或许比扳倒一个造假教授更有价值。 殷国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22 16:31:28
彻底打断围绕造假所形成的利益链条,或许比扳倒一个造假教授更有价值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69357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2 17:26:07
混蛋啊!“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腐败也是正常现象,但如此腐败,连校长都参与其中,或支持,或包庇,完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2 21:12:20
中国啊!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2 21:12:52
中国啊!中国!拿什么拯救你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2 21:34:55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