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836 6
2004-12-29

高校攀名人?金庸请辞浙大引发教育界思考

  ●徐文钊(东方早报 20041225)

  正当国内高校纷纷高挂"明星教授"牌的时候,金庸毅然决定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一职。记者昨天从浙大证实这一消息,但校方表示尚未作出决定。教育界人士推测,金庸此举有年龄因素,但更是对自身角色扮演的准确认识。这一"明智之举"是对高校浮躁心态的一次"反思教育"。

  受爱戴不一定适合做院长

  1999年,金庸走马上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时,关于他是否适合当"院长"的争论就一直伴随其左右。

  金庸的就任给浙大带来的知名度不言而喻。采访中,该校人文学院的诸多同学均坦言,当初报考浙大的部分因素就是缘于"金庸院长"。"常常有人对我能在金庸名下读书表示羡慕,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其中一位王姓同学说,但他从未听过金庸的课,也没有见过金庸。

  据了解,金庸在浙大并不参与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偶尔回校开讲座。该校人文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或许金庸也开始反省自己是否"角色错位"了。最近金庸在深圳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收了几个博士生,我现在也不教了,还把院长的官辞了。我这个人当官,不行。拜师,我很愿意。让我教别人,我就不愿意,也教不来。"

  这位教授坦言,金庸作为武侠小说大师深受崇拜,他个人也很喜欢。但聘请他做院长却值得斟酌,通俗文化与高校严肃的学术研究毕竟还是两码事,"因此金庸能提出请辞是明智的"。

  聘"明星教授"成风事

  实上,金庸当院长并非单一事件,目前全国许多高校似乎均热衷将社会知名人士包括影视明星纳入囊中,授予其兼职、客座、名誉教授之衔。

  近期人民大学商学院聘请影星周星驰为兼职教授。在接受聘书时,周就很坦白地表示,自己学历不高,不可能给大学生上课。而周在接受这一聘任时,已经是西南民族大学的客座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的一位教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表示,学校这么做就是为了炒作。

  著名演员陶慧敏日前受聘为杭州某高校的兼职教授。陶教授上的"第一堂课"便是一场历时两个多小时的"陶慧敏专场文艺演出"。

  高校浮躁的表现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授予名人教授之衔不够严谨,甚至可以说是泛滥。"浙大一位教授说,这是在片面追求学校一时的知名度却忽视了高校的学术本质。"在国外,一旦受聘兼职教授就必须上课、搞科研。"这位教授说,但在国内似乎就没有这样的规定。

  业内人士分析,名人特别是明星做教授有自我炒作的成分,但更反映出高校的浮躁。"攀大求雅不是学校本质,高校最终还得看学术成就和教学水平。"事实确实如此。在各种高校排行榜的衡量标准中,记者从未发现将"该校有多少明星教授"纳入评价体系。

  声音

  "学术界有学术界的尊严,不能说你在一个领域干得好,就借此进入其他领域。混淆各个学科界限,这是非常不严肃的事情。我坚决反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说,"聘请走在各领域前沿或是在某方面有特长的人士担任兼职教授无可厚非,这正体现了高校办学的开放性。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受聘为北京大学语言学兼职教授。"

  

  好大学应培养名人 而非攀附名人

  ●燕赵都市报 20041225

  虽然浙江大学言辞闪烁遮遮掩掩,金大侠也是语焉不详欲说还休,辞职的原因被搞得云山雾罩,但敏感的媒体多多少少还是嗅出了点儿味道。据《新京报》报道,早在今年11月份,金庸在深圳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及过辞职一事,"我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收了几个博士生,不够好,我现在也不教了,还把院长的官辞了。我这个人当官,不行。拜师,我很愿意,让我教别人,我就不愿意,也教不来。"

  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但是对高校的"水土不服"肯定是金大侠心生退意的原因之一。无疑,这一甩手对金庸毫发无伤,金大侠可以继续玩他的江湖,改他的大作,赚他的版税,可浙江大学这下子"面子"可算丢光了:轰轰烈烈的开始,一地鸡毛的结局,这名人最终还是没能攀上。

  风光一时的"名校名人恋"如此灰溜的结束,受伤的不仅是浙大,也给当下盛行的"高校攀名人热"泼了一瓢冷水:没有原则、不顾现实、浮躁地攀附名人,结果只会伤及高校的自尊,庸俗化大学精神,矮化大学面对世俗的高贵。

  看看当下的"高校攀名人"之风热到什么程度了!典型如刘翔一成为奥运冠军,就被华东师大授予"优秀学生"称号,推荐免试硕博连读,并获得20万元的奖励;成龙被北大艺术学院聘为特座教授;到北京为《功夫》做宣传的周星驰,被人民大学授予"工商学院兼职教授"的头衔。看看许多高校学院的名誉院长和名誉教授,大都是名人占着;看看许多名人冗长的头衔中,大多有着一个某校名誉教授、特聘教授之类的名号。

  难怪有人惊呼:大学已经堕落到要靠名人来装点门面的地步了!

  再看金庸与浙大,无论金庸多么博学,他毕竟非学院内的名宿,而是大众文化的产物。金庸如此,成龙、周星驰之辈更是如此了,而"金庸与浙大分手"的结果告诉我们:大学有大学的体统,江湖有江湖的规则,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将两者捏合一起,大学去攀名人之名,不会收获到什么好果子,只会伤及大学的自尊。

  归根到底,名人一般都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大学在这种名人面前应该有一种独立精神:靠自身培养名人而扬名,而不是靠攀附现成的名人。在这方面,国外的名校都有着很好的传统。举个例子:想想基辛格是何等著名的博士,出任国务卿之前就是哈佛大学教授。但当他卸任国务卿想回哈佛当教授时,却被哈佛拒绝,原因是他提出不上课的要求,这让哈佛难以接受。

  另外,攀上个名人干什么呢?大学的本质在教书育人,可这些人能教书育人吗?笔者读书时所在的院系就攀上了一位名人,名企老总,职业经理人,著名策划家,有着近40多个头衔,许多学生就看中这个报考了他的研究生,可这位"名人"很长时间才来学校一次,学生想见他一面是很难的,这叫什么导师?大学有大学的体统,江湖有江湖的规则,浮躁的攀附只能让大学失去体统。

  说真的,笔者还是很佩服金庸的"侠气"的:干不了,就辞职。期待这一举动警醒那些还热衷于攀附名人的高校别再热衷于此了,也好给那些戴着各种"名誉教授"、"名誉院长"之类的名人带个好头:既然是个虚无的荣誉,那就请辞掉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29 16:42:00

商学院为什么有权力丢人大的脸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 19:58:00
这只能代表商学院极少数没骨气的人做法,决不会是整个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 00:53:00
我觉得商学院真给人大丢人。枉我还想考人大的博士。唉!!!!幸亏我要考的是经济学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 14:42:00

以育人为本,以学术为业——高等学校的宗旨

我曾经神往的人大,希望你一路走好,虽然我不在你身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 23:53:00
恩。早该如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