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237 0
2010-03-23
茄子可避免尿酸過高、 預防骨質疏鬆症


茄子屬強鹼性食物,多吃茄子可平衡體內酸鹼,避免尿酸過高;對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作用。


食物有酸鹼,肉類、海鮮、五穀統統屬酸性食物,所以假如你是「飯桶」,又愛吃豬牛雞鴨鵝魚蝦蟹,就得小心身體酸鹼度失衡,有可能導致尿酸過高引發痛風。如想防病未然,建議多吃強鹼性食物茄子。


說鹼性食物,其實大部分蔬菜、水果都在此列,但「強鹼性食物」的選擇卻不多,一般較常吃的就只有茄子、葡萄、茶葉、海帶和葡萄酒,其中只有茄子是煮菜時最常用到的食材。


茄子外皮以前只有紫色,近年多了白色及青色的選擇,但仍以紫色茄子含抗氧化物花青素,以及有較多維他命及礦物質。吃強鹼性茄子的好處,在於我們吃酸性食物多,身體機能要調節,會運用鹼性儲備來作「中和」,這些儲備通常都是來自骨骼的鈣質,間接影響骨質密度,因此多吃茄子來平衡體內酸鹼,不單可以避免尿酸過,對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作用,益處可說是吃一得二,絕對化算。


若以每日3份蔬菜為準則,半杯熟茄子(約拳頭大小)為之一份蔬菜,亦即吃上10 件8件茄子,便幾乎可達標,相對算抵吃。但因為茄子纖維高,質感似海綿,容易吸油,若像常吃的魚香茄子般,以多汁醬(多油)的形式烹煮,本身零膽固醇的茄子,便會大「吸」飽和脂肪,變得高脂又高熱量,以每吸
1 茶匙油等於 5 克脂肪(45卡路里)計算,小數怕長計,隨時愈吃愈肥人。

由於茄子鹼性強,生吃有苦澀口感,一定要烹煮進食,為免增加「吸油」風險,配搭食材建議以清淡為主,且宜以焗、燒、煎、蒸及少油鹽糖調味的方法來烹調。


其實茄子除了強鹼性的特性,其他營養成分還有鉀質、鐵質、葉酸、纖維、碳水化合物、花青素及維他命P等,當中以鉀質含量較高,每 100 克便含有
230毫克鉀質,以現時每日建議鉀質攝取量最少1,000毫克計算(不設上限),多吃茄子明顯有利達標,對控制血壓、心臟肌肉舒張也較有幫助。


不過,能否「多吃」,也要視乎個人體質。若你是關節炎患者,則不妨留意外國有專家以茄子、薯仔、番茄及紅燈籠椒列為Nightshade植物,認為這些植物含有激發關節紅腫發炎的物質,一般都建議要小心食用,避免同時吃下這4類食物之外,嚴重發病期間更應少吃為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