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244 3
2010-03-23
为什么要实行大小非,当时股改又是为什么要“大小非解禁”,以及解禁之后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请从个人及其国家宏观的角度来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23 22:52:01
期待大虾··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3 22:57:45
我也是期待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4 10:54:43
关于为什么要实行大小非的问题,建议你去读一下《激荡三十年》以及中国企业发展史等相关资料。其实是由中国当时的特殊国情所决定,是决策者们在探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相对折中的尝试。

股份制改革中中国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不清晰,这是到现在一些国企都在解决的问题。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为了避开当对“私有化”的争论和怀疑,只能决定采取一种相对保险、稳妥的方法,即:保持存量不便,进行增量发行的方式。

简单地说:如果一个公司有1000万的资产,那么公司非流通股就划分为1000万股,每股1元。保持这个存量不变动,然后,公司向职工或者其他投资者发行300万的流通股,每股发行价5元,募集1500万的资金用于生产,那么公司的规模是 1000+300*5=2500万元,那么总股本是1300万,并且其中300万股是市场可以流通的,其余的都是国家手里,不能流通。这样如果一个股东全部购买该公司的股票,也只能购买流通的300万股,大股东依旧是国家,公司的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国家手中,这样就可以防止国有资产私有化了。

当然日后所带来的同股不同权等问题和大小非解禁对资本市场的冲击等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历史的存在即是一定程度的合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点改革和开拓所面临的阻碍、利益冲突和风险可能是我们现在所无法想象的,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一直都是采用的一种渐变稳妥的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接近最初所要达到的目标,中国经济的逐步规范和繁荣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同理,俄罗斯的发展事实也从反面证实操之过急和一味地冒进只会让改革举步维艰。这是应该从宏观上把握的问题。

其余疑问可参考:百度知道大小非http://baike.baidu.com/view/1255386.htm?fr=ala0_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