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6版)
外部效应这一章中,他举了个钢铁厂S和渔场F的生产外部性的例子:
假设1)S和F位于同一条河的上下游,S生产s单位钢铁时,会排放x单位污染物;
2)S和F的成本函数分别为:C
S(s,x)和C
F(f,x),而且,
S边际成本小于0,F边际成本大于0。
在比较社会最优量和私人最优量时,本书的P498上有如下这幅图:
我不明白的是:
(1)为什么
图上显示MC
F是递增的,-MC
S是递减的,照理说,根据书中的假设,只能得到C
F是递增的,C
S是递减的。
(2)但是,按利润最大化作决策:钢铁厂利润=p*s-C
S(s,x),对x求偏导,可得当增加1单位x,钢铁厂减少的成本为0时,利润最大化,即上图显示的x2的点。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幅图好像又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