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的信中,提到了一笔套利操作案例,可以供我们参考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套利,怎样才是正确的操作。
案例中的公司是TNP,一家相对较小的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在1962年初,巴菲特就听说它将卖给加利福利亚联合石油公司,这是一条小道消息。尽管这样的消息一旦印证为真,就会让早期介入者得到更多的利润,但巴菲特并没有提前介入,一直到有正式的交易细则被公布之后,才开始买入。
这里,我们可以与平常A股市场中的事件作对比。通常A股市场上,一个小道消息开始流出时,大家就像闻到腥味的苍蝇一样,蜂拥而上,生怕落后便宜被别人占光了。以至于常将股价推高到过于高估,不仅没有套利空间,还有亏损风险的地步。
曾经的王亚伟,很擅长潜伏重组类公司,可能就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后面自己出去干,渐渐地不再有什么名声了。
再来看看这笔套利的三种证券:
1.利率为6.5%的债券,巴菲特买了26万美元;
2.普通股,估计以后卖出每股可以得到7.42美元,巴菲特买了6.4万股;
3.可以以3.5美元价格购买普通股的权证,巴菲特买了8.32万份。
这里,巴菲特没有说普通股的买入价格和权证的买入价格。不过我们可以大致推算,一般权证价格定价会参考当前股价,所以普通股价格应该不会高于3.5美元,如果高于3.5美元,巴菲特还不如全买权证了。那就按照3.5美元估算。至于权证价格,一般都会比较便宜,此处按照忽略估算。(相比7.42美元,一点点权证成本真的可以不计。)
等到最终交易完成后,6.5%的债券利息自然符合预期到手。而在股票上,每股最终收到3.5+3.9+0.15+0.04=7.59>7.42美元,也完全符合预期。
从这个案例,我们应该可以明白真正的套利是什么。——百分百存在足够利润空间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