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24 12
2010-03-25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 ,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据《中国青年报》
        说起地沟油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他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每天伴随在我们的身边,一步小心就会和它亲密接触。所谓不知道的吃饱肚,一知道就想吐。想想看,早晨你从路边小摊上买的油条,中午从门店里买的煎鱼、炸肉,竟然有可能与臭哄哄的地沟联系起来,你还有胃口吃下去吗?你会说,吃下去也会吐出来的呀,其实,这可不是一个食欲的问题,而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发着臭味的油乎乎的东西,然后经过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只是“宝”变成了不义之财,流进了有些人的腰包,而“毒”却流进了更多人的躯体。没有人能幸免于难,都将一一成为它的“俘虏”一步一步被慢慢侵蚀。

今年一月,我就亲身经历了地沟油的黑幕。

         我工作的地方在广州,上九路是出了名的小吃街,这里大至五星级酒店,小到路边小吃都一应俱全。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的。记得当时我和一个朋友在东有银记吃东西,然后和朋友略有雅致的聊起了饮食,朋友很问服务员“本店的‘二手油’怎么处理时”服务员含糊不清的回答,表情慌张。此时店主见状过来回答“一般规模不是很大的店铺都是把‘剩菜剩饭’和‘二手油’攒起来卖给收泔水的人,他们一般都在晚上九点半左右挨家挨户来收。” 其实我们的提问并没有什么意思,只是聊到了所以随口问问,可是店员的行为让我们很疑惑。

         晚上九点后,我和朋友准备去吃夜宵,要知道上九路的店铺不到晚上12点是不会大洋的。我们看见一辆满身油渍的福田面包车驶向了面馆。一位操着四川口音的师傅拎着个塑料桶,开始穿梭在厨房内外,将餐馆今天残留的“剩菜剩饭”都运回到面包车上。这辆破旧的面包车配有4个1米多高的铁皮桶。我们好奇的上前询问司机,他说每天夜晚都会来这里收“泔水”。“而收来主要是用于喂猪。想到下午在小吃店的情况,我们觉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我们的一再追问下,师傅透露说,有一位专门收购“地沟油”的师傅会在晚上10点到11点的时间光顾对面川菜酒楼,他们收上来的“地沟油”并不是用来做正规的化工原料。

          我们在川菜酒楼后门进厨房的地方等候,大约过了20分钟,一位身穿黑色夹克,骑着三轮车的师傅来到川菜馆后面。三轮车上放着一个又脏又臭的铁皮桶。侧面悬挂着铁钩和1个1米多长的大勺。师傅习惯性地拿起手中的塑料桶开始从厨房里反复搬运“废水”。仔细察发现,三轮车的铁桶里装的是一种黄色液体,没有掺杂辣椒、菜饭等多余杂质。

       我们好奇地向这位师傅进行询问。他丝毫没有避讳地说:“我每天都来这里收购‘地沟油’。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用钩子掀开下水道的井盖,然后用这个长勺去捞油。”收满1桶后,师傅就会把这些油运回天河,等待天和地区的专职人员来领取加工。此事情过后,我几乎就没去过上九街吃东西了。
       这些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曝出相关的新闻,每当有新闻报道,总会有整治和打击紧随其后,然后恢复平静。打击来打击去,到现在竟然到了十顿饭有其一的地步。到底是哪些环节有问题?当然,执法部门难脱其咎,缺少长效的监管机制,执法一阵风,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但除此之外呢?

       地沟油已经猖獗20多年了,我们出台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很好,去年的11月,我们终于看到福建省出台了一个《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据称,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针对“地沟油”做出明确规定的地方法规。但是,对“地沟油”的生产者:“将废弃食用油脂作为食用油脂生产、销售或者使用,违者除被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和加工工具、设备,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许可证”的规定,显然无法产生真正的威慑,试想,哪个“地沟油”生产者有经营许可证?早已赚了个钵满盆满的他们,还在乎几万块钱的处罚?

       法律法规的欠缺让不法者逍遥法外,而检测手段的欠缺让“地沟油”在市场上畅通无阻。我们的科研机构至今没有研制出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检测仪器,我想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为不为的问题。
      让百姓有尊严的生活,当然也包括有尊严的吃饭,想让百姓放心吃饭,看来还需多方的努力。千万不要让网络流行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变成了“哥吃的不是饭,是地沟油”
       倘若真是如此,那就真是“杯具”了

                                                                                                                本文转自:http://qzone.qq.com/blog/1368228824-12689235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25 20:14:04
正常,现在那样工业食品不是这样造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20:14:19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能够吃到放心的食品竟是一种奢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20:21:56
现在是中国人民 5000 年来, 吃的最好的时候

还那么多怨言,干嘛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20:32:39
我国的食品卫生状况堪忧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5 21:38:01
哥付的不是钱,是“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