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695 1
2019-12-04
A股公司跟踪研究学习——双汇发展纪要

1.问:肉制品行业发展前景

答:中国肉制品行业发展前景很大,企业销量比较稳定。过去几年不增长原因,自己工作没做好,产品结构没有捕捉到消费者需求,这些年也是在为未来发展扎根。中国肉制品行业和双汇都会向好发展。肉制品销售根据食用场景可以分为家庭和餐饮渠道,家庭渠道即为黄磊代言,进入家庭消费。还有进入餐饮渠道,生的或半熟的,仍在策划中,规模较小。存货的核算机制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

2.问:2019年提价幅度较大,成本下降之后,提价后的利润在厂家和渠道是怎么分配的?

答:今年涨价6次,总体涨价大概20%(注:之前多年未涨,接下去预计也不会频繁提价,双汇提价没有白酒那么简单,要综合考虑成本、竞争对手、通胀、下游接受度等,“师出有名”显得很重要)。2020年成本会逐步下降(值得注意:2020年平均成本有可能整体高于2019年,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不会突然停止,猪肉价 格不会降到很低),下降的部分我们会用于产品品质改善、渠道投入,剩下的是利润(注意:公司的回答更商业实际的运行规律,成本下降,对于行业整体都是下降,如果毛利率过高会引来更多的竞争对手,所以公司很注重将提高产品结构,也注重平滑成本,但不会把利润都吃进体内)。具体有多少省下来的成本用作市场投放要看实际情况,例如,如果成本降1元,全部进利润。如果降很多,50%进入费用。

3.问:今年肉制品提价,中长期肉制品发展的规划。产品结构升级目标、研发储备,中长期希望做到怎么样的前景。

答:今年肉制品被迫涨价,我们涨了6次,20%左右。在涨价过程中,我们不是直接拉升,而是推出了高端产品。长期规划,我们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由休闲向餐饮转,由高温向低温转。行业目前肉制品消费比率大概20%,我们认为行业可以做到60%,即使双汇跟随行业成长,都有3倍空间,这是行业空间很大带来的。目前,我们以高温和休闲为主。在高温和休闲上,我们是最大的。我们一年160万-170万吨,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么多年,我们都认为在这个特殊的人口大国里,我们做出了特殊的产品,就是高温和休闲,这些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价值,支撑了我们企业的发展壮大。肉制品是我们主业中的主业。肉制品是我们必须要干好的事情,带动我们的屠宰业,带动我们的养猪、养鸡业。肉制品无论对我们企业品牌、盈利能力,都有价值。现在我们的进口量越来越大,对我们的肉制品也是个支持。从现实和长远来讲,我们坚持继续做强、做大、做优。我们今后做好肉制品,一是要有高温休闲向低温转变,今后看,低温会越来越大,是个好的产品。二是向高温休闲向餐桌、家庭转变,成为餐桌产品。通过肉制品自身的优势,我们下一步做大做强,保持我们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4.问:熟食店的开店速度放缓的原因?

答:高温产品是我们的优势,尤其是王中王,一直保持增长。熟食店计划开5000家店,目前大约1000家(注:目前双汇熟食店既非直营,也非经销,可以算作经销前的摸索,属于特许经营范畴,与经销的区别在于管理要求没有经销那么高,也不需要缴纳加盟费),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开店速度不宜过快。

5.公司计划加大在养猪方面的投入,是如何思考的?

答:今年非洲猪瘟发展的状况对中国养殖业打击很大,国内外报道不一样,大体上,出栏下降30-40%,下降的量很大。第二,非洲猪瘟之后,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改变,对养殖业、生猪调运、冷鲜肉销售,都提出了新的政策。今后养殖业进入到工业化,散、乱、差、小将有希望被彻底改造。首要解决环保问题。养殖业达到国际水平。生猪出栏我们占了70%。我们做好了,对整个全球养殖业改善很多。猪价、肉价涨幅都很大,下一步改善养殖业政策、市场、需求都需要改善。我们经历非洲猪瘟之后,除了我们自身需要之外,今后鸡肉市场也很好,以后也要扩大。自身屠宰业2000万头,可以达到3000万头。我们需要加快发展养殖业。养殖业发展和屠宰业配套是相互促进。争取做到我们屠宰量的30-50%来自自由养殖。



6.问:自己做养殖业要面对类似牧原之类的竞争,怎么应对?

答:我们最怕的是小屠宰场、各地保护主义。对于牧原这种大规模的养殖企业,我们可以优势互补(注:公司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也明确自己经营最大的困难来自小屠宰场的不规范运作和各地保护主义,对于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二者将有更多合作点,而非竞争)。我们肉制品占盈利80%,肉制品的产品结构、营销都得做好,这是我们的优势。肉制品的管理层历来都是精兵强将。经过这次非洲猪瘟,我们政府必须整顿养殖业、屠宰业。之前官员不解决问题,现在不解决问题不行,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机会。中国的养殖业未来5-10年都是很好的行业,除了美国、西欧因为行业成熟而差一些,在发展中国家,东欧、墨西哥,养殖业都是很好的。我们经历了非洲猪瘟,中国政府必须改变现在养殖业现行的做法,比如环保、污水处理,不能再搞过去的散乱差。经过这次非洲猪瘟,中国政府下决心改造养殖业和屠宰业,对我们都是很好的机会。我们的养殖业、屠宰业将逐步实现标准化。我们养殖和屠宰两个产业是协同发展,跟散乱差屠宰场根本竞争不过。我们建设物流,是为肉制品做配套。进入养猪业,跟我们屠宰业配套;进入鸡肉产业,让我们发展更完善。我们屠宰业的产能,现在可以做2000万头,至少可以做到3000万头。我们下一步要完善养殖业和其他相关配套产业。

7.问:公司养猪业发展是从育种开始,还是只做育肥?

答:我们养猪从最开始布局,我们现在30万头,后面逐步发展只几百万头规模,不可能不育种。养殖的种类上不一定完全选择史密斯菲尔德。我们过去不发展养殖业,也很谨慎(注:万隆总坦然过去自己对养猪很谨慎,风险大、收益不稳定)。过去养猪条件不具备,我们对养殖业的人才不足。我不太看好养殖业,风险很大。投资的资金量也很大。养殖业盈利能力忽高忽低。我过去从内心讲不看好养殖业,所以我们没怎么做。这次非洲猪瘟之后,我认为中国养殖业会发生大的变化,第一,中国养殖业整体处在短缺状态(注:非洲猪瘟影响不会突然消失),价值就出来了。第二,中国养殖业经过非洲猪瘟后,政策会调整,再卖注水肉就不行了,散乱差小会逐步退出。第三,养殖业走工业化、规模化之路,我们现在有这个实力。我们发展养殖业相信投资者会支持(注:实际上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养猪存在争议,因为公司既可以购买国内专业养猪公司的猪肉,也可以进口猪肉。公司实际上对未来养猪盈利能力向好做出了判断,在此前提下,将养猪作为应对原材料涨跌的对冲工具,并且考虑了一定的风险)。养殖业我们会加快步伐、审慎推进,逐步给我们屠宰业配套(注:公司是希望快速发展出自己的养猪业,但也会结合自己的管理能力稳步推进)。不会杀多少头全自己养,最多30-50%(注:年屠宰量2000万-3000万头),养猪盈利不稳定。

8.问:进口猪肉有没有配额限制?肉制品盈利具有周期性?

答:进口肉没有配额限制,中美贸易一定对进口肉有影响。但是,今年在这么高的关税下,进口肉增多了而不是减少了,因此,进口是市场行为决定的。如果国内外猪肉价差扩大,我们会加大进口,进口受到关税、税务、美国税务局监管。万州在美国也发行了债券,我们也要对美国投资人负责。进口多少根据市场判断。我们进口可以直接卖的,买卖不间断,对于肉制品作原料的,我们要保证比国产肉价格低。对双汇有利,我们才会进口。不同时期,赚钱不一样。全球猪肉短缺,中国短缺2000万吨,全球只能供给几百万吨,史密斯菲尔德保证了最大限度向中国进口,在产品质量、规格对接,结合双汇需要,能快速提出特性化需求(注1:投资者问到既然从史密斯菲尔德进口价格参考同类企业,为什么还要从史密斯菲尔德进口。注2:投资者认为肉制品盈利因猪价变化而有周期性,但公司管理层认为猪价具有周期性,但肉制品盈利没有。)。

9.问:我们养殖大概是温氏还是牧原那种?

答:欧洲的模式有两种,一种自己养,一种是公司+农户养。我们也会一方面自己养,一方面公司+农户养。计划3-5年时间出具规模,逐步对我们屠宰业配合。我们内部调兵遣将、外部调入养殖事业部。



10. 问:新办公大楼的建设和使用

答:当前的办公大楼于1998年投入使用,难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新总部办公大楼是集数字办公、智能化、研发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办公大楼,把核心职能研发、信息化、管理、贸易、金融都会在大楼上办公。大楼满足未来十年、二十年发展的需要,同样对吸引人才提供帮助。提供文化展示。投入10亿左右,2-3年完成,企业投资跟现金流比,比例很小,影响很小。



11.问:调运生猪限制会不会对我们收猪带来困难

答:国家调猪变调肉,只有双汇全国布局,我们从18个屠宰场变为14个,我们本身就是全国调肉的模式,除了新疆、西藏,都可以朝发夕至。

12.问:未来我们怎么跟万州去分利润。

万州和双汇都是上市公司,双汇的采购价格是市场公允价格,我们协同支持。只有双汇做好了,万州才做好。

13.问:公司线上销售如何实现

答:过去双汇线上做的不好。12月底启动电商公司(注:预计将请外部专业团队运作)。我们不为马上赚钱,积累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2-4 19:42: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