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wswswz 发表于 2010-5-26 13:31 
171# 怀璧其罪
马克思确实说过,“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钢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但马克思也多次讲过使用价值对于商品所有者和非所有者的不同意义。除了170楼所引的以外,还有“使用物品可能成为交换价值的第一步,就是它作为非使用价值而存在,作为超过它的所有者的直接需要的使用价值量而存在。”“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等等。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那么,我们还能得出马克思的“使用价值”仅仅是客观的结论吗?
看来这里有一个误区。
做为涉及到价值理论的两种对立的使用价值,我们说一个是客观的,另一个是主观的,但是,这个主观的使用价值——确切地说是主观效用,这是一物对于我们有没有用或效用,有什么程度的用或效用的主观性,换言之,这涉及到需求的迫切性问题,进而涉及到了价值评价或者说价值的大小问题。但是,在马克思那里,仅仅简单地在于判断在于其有用无用本身。它和效用论者所说的效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更不要说,在效用论那里,一物对于生产者也是有用的,而不是马克思说的非使用价值——如果按你的观点把其看作一种主观判断的活。我们前面的分歧不正涉及到这个问题(包括你那个对效用论者一问的问题)吗?现豁出去花些时间录二段话。
门格尔在谈到交换的条件时说:
“某经济主体所支配的某财货的一定量对他的价值(注意,这是基于主观效用判断的价值——引者)必须比另一经济主体所支配的另一财货的一定量对他的价值为小,而此另一经济主体对于这两个财货的评价正相反。”
门格尔这进的叙述还是简单且用词不甚清晰的,到了庞巴维克时,就更进一步明确了,他有多处表述,只举一处,他说:
“价格的决定,是以买主对物品的主观评价为最高限度,而以卖主的主观评价为最低限度。”
你看,这里不仅涉及到有用(效用)无用(效用)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到大小即这里的限度问题。
而马克思除了你引用的那些话之外,还怎么说的呢?他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在英国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
你看,他的使用价值至多只是涉及到对消费者有用无用的判断。而再无其它,因此,当生产率变化时,价值在马克思眼里就是变化的了,他举的例子中,就是这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他看来减少一半,价值就减少一半。这里既无生产者的效用论意义的主观判断在起作用,也无消费者的效用论意义上的主观判断在起作用。因此,马克思的你所认为的使用价值的主观性,与效用论意义的主观性根本不同。如果按你的理解,那么马克思的这种主观性在几乎任何商品上都存在。因为千百年来,不知淘汰了多少在人类看来是无用的东西,今后当然还会淘汰下去。如此一来,效用论的主观性与马克思的主观性就毫无区别了。
就此顺便说一下你的那个问题,影响效用判断的因素有诸多,其中就包括生产成本这一因素,因此,生产成本高,其对生产者的主观效用就相对高。在交换中,这是如门与庞所说的最低限度。对于一种成交换价格使得上衣比裤子贵,恰恰说明了这双方的主观效用判断在起作用。(上衣的工艺与用料都比裤子要复杂和多)而当同业竞争剧烈时,做为影响生产者判断(不同程度地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因素,必然要在其头脑中获得反映,于是,其效用要相对不剧烈时要小,于是价格就会下降(当然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即那个最低限度下降了。因此,你那个例子根本就否定不了效用论。正因如此,我才在你那贴子后面跟过一贴说:读过门的书,怎么还这么看呢?(大意)
另外再多说几句,生产成本,事实上不仅影响到生产者的效用判断,也影响到消费者的效用判断。不知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有些人在买服装时(包括到饭店吃饭以及购买其他商品时),为了省钱,总要千方面计的探听商家进货价格(这事实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成本)——如果可能的话,当其荻悉进货价较高时,肯出的价格也较高,反之,肯出的价格也较低,讨价还价时,常常会听说有人这么说,什么你这件衣服成本才有多钱多钱,价格怎么这么高云云,甚至有人先分析商品成本,然后再讨价还价。平常所谓宰人,实际就是认为商家成本与价格差距太大,从而认为不合理。生产成本这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效用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忽视的。问题只在于这成本处于什么地位——它只是影响效用判断的诸因素之一。而在马克思那里呢?说它是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决定价值的惟一因素恐怕也毫不无份。正因如此,康芒斯才说马的价值论(包括李嘉图)是效率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