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府制与社会7
安史之乱(以藩将边区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叛乱)再一次导致人口南迁,不但削弱了北方豪门世族的影响,也加速了南方农业的扩张。
当南方的贸易与文化发展至高峰时,中唐(780—850年)亦倚重于南方。朝廷因此在南方建立了数个专营事业,其中盐的专营提供了国库年入的一半,而茶叶专利则贡献了年纳的十分之一。
大量的商品流通和贸易活动导致了9世纪末“柜坊”和“飞钱”的出现,这都是最早的支票。商人在京售完货物后,可将现款交给进奏院,在回乡后凭进奏院的“公据”取款。此外,还有私办的“使换”,也具备同一功能。
自中唐以后,在南方一些大城市如广陵(扬州),商贸活动已冲破坊门,开始沿街设店,同时也出现了夜市和城外的定期集市——草市等。
商业的繁荣,使自周代以来对城市基层住民和工商业活动严格管理的行政体制——坊市制度,开始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