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45 0
2010-03-30
关于前些年热闹过一阵的知识经济,我父亲作为经济学家,认为最到位的理解可以借助英国作家萧伯纳,因为他说过,假设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现在我们交换,于是我们依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设你有一个主意,我有一个主意,现在我们交换,结果我们都各有两条信息。这就是知识经济的要义。如果我们把萧伯纳这句话里面的“主意”改为“朋友”,大概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以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为特色的网络时代。
比如我是甲的好朋友,听说她开了微博,当然要去捧场,订阅她的微博,只要她发新帖子,我就能看到。然后发现她经常转发乙的帖子,我其实不认识乙,但现在看甲转他的帖子转多了,就会好奇,顺手点过去看一看他的微博。如果觉得有趣,也会订阅。这样一来,乙多了我这个读者,甲却没有失去我。并且,如果乙也转发甲的帖子,说不定在乙的读者里也会有人像我一样,对甲产生好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决定也做甲的读者。
这就是说,进入网络时代,假设我有一个粉丝,你有一个粉丝,现在我们做一个网络时代的“交换”,结果我们各增加一个粉丝,各有两个粉丝。
比如我最近就第一次跟从微博上认识的新朋友,暂且称为甲,约定了见面时间。然后发现她还带来了另一个人,称为乙,经她介绍才知道他们是多年的好朋友。这第一次聚会非常开心,之后我们不仅在网上聊天,还很快有了第二次聚会。
按照前面引用的萧伯纳式的句型,甲先有乙这个老朋友,现在介绍给我,我于是多了乙这个新朋友,乙也多了我这个新朋友,但甲却没有损失,还是有我作为她的新朋友。
说起来有点拗口,却是最直白的事实,关于交朋友。
并且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并非网络时代独创。
毕竟,在前网络时代的茫茫人海里,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直接认识的人是非常有限的,最终可以经历时间考验而成为好朋友的人就更少。这时候,一个可靠而又重要的扩大朋友圈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认识的朋友再去认识更多的人,希望从中找到好朋友。
因为你跟你的好朋友是兴趣相投的,所以,他们的好朋友跟随便什么人相比,更容易跟你成为好朋友。
同样,交朋友应该是一个增长过程,不是我之所得等于你之所失的零和博弈。
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时代与以往相比,只是通过像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个新渠道,让我们可以把触角伸到更远处,不仅直接结交新朋友,还会经他们介绍而认识他们的朋友。
是的,这里说的是朋友,需要由时间来判定,却也是人之常情,不管什么时候,前网络时代或如今的网络时代,都一样。
就像儿歌所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这是一个最甜蜜的梦想,不管什么时候都一样,对吗?
感谢伟大的萧伯纳,也感谢一直在看我的微博的各位。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