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的崛起也与中国消费主流群体变化相关。周元祝说,目前中国消费的主流群体从60后和70后,转为85后和90后,这个群体在开放的环境下成长,与国际接轨度更高。
“他们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更了解,但也增强了对国产品牌的自信……这群消费者的特点是对国际大牌不依恋,对本土品牌更认同。”
周元祝分析,用“国潮”来形容老字号以潮牌的形式回归消费市场,为本土品牌添上了潮流感,也营造出新的文化现象,对接了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文化寻根的需求。
此外,老字号本身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提升,也助推“国潮”兴起。
欧阳倚玲透露,上海制皂在内部提出一个“加零计划”,为原本售价仅3元(人民币,下同,0.6新元)或5元的传统香皂提升价值,成为身价30元或50元的香皂。她说:“中国消费者消费能力显著提高,很多人愿意花钱,但产品也必须满足他们不断提升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不仅仅是包装改变,也要求在皂体、功能等各方面做出全面提升。”
为吸引年轻客群,上海制皂也聘请90后团队进行产品和包装设计。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海制皂的蜂花经典檀香皂和玫瑰香皂,入选部长级外事伴手礼和上海优选特色伴手礼,而这款产品就是由年轻团队主导设计。
资本多元化有助振兴老字号尽管“国潮”热度提升,但周元祝认为,真正做到突破的还是占少数。他以上海为例说,目前上海有222个老字号,包括180个中华老字号和42个上海老字号,当中有成功的案例,但也有不少举步维艰。
周元祝指出,目前老字号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但不难发现,这几年发展较好的老字号企业,资本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即便不是完全私有化,也通过经营层持股、团队持股或引入社会资本,让企业的动力机制发生转变。
他因此建议,在防止国资流失的前提下,把更多具有良好积淀的老字号品牌释放给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因为“资本多元化或混合经济将是帮助老字号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