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110 发表于 2019-12-18 11:46 
石开石,你指控我“剽窃”。
正告1993110——更正错误发展创新不是抄袭剽窃
近几日,1993110在本人的多个主帖发表垃圾帖说本人抄袭剽窃,本人的文章俱在,或者是更正错误或者是发展创新,根本不是原文照抄——那才是抄袭剽窃。原本不想理睬他,耽误时间,但他不断发表垃圾帖,本人不回复似乎有认账的嫌疑,因此特写本文,以正视听。
众所周知,西经的价格理论主要是均衡价格理论,其基本模型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有一点,这一点的坐标是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理论中的供给曲线,本人独立发现是错误的,不存在斜向上的供给曲线。本论坛王金贵先生发现的比我还早,某大学教授李卫华先生也指出了均衡价格理论及供给曲线的错误。
供给曲线错误,均衡价格理论自然是错误的,所以本人要修改这个错误。
本人用垂直的供给量线替代均衡价格理论的供给曲线,建立了需求曲线与供给量线决定价格的模型。供给量线西经说是垂直的供给曲线,但这样称呼繁琐,所以改为供给量线。改名为供给量线,也是为了突出供给量(不是供给)这个因素对于价格的决定。
用供给量线替代供给曲线属于更正错误。
事实上,价格决定有一个公理模型:
P=m/Q
这个模型比较简单,本人没有查阅到对本公理的深度挖掘,结合需求曲线与供给量线模型,本人提出了12种价格变化的可能性,这是本人的价格理论核心。
12种价格变化的可能性如下:
1.供给量线不变,需求曲线上移(相当于购买力或需求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m/m>0
2.供给量线不变,需求曲线下移(相当于购买力或需求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跌。dP/P=dm/m<0
3.需求曲线不变,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跌。dP/P=-dQ/Q<0
4.需求曲线不变,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Q/Q >0
5.需求曲线右上移(相当于购买力或需求增加),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m/m-dQ/Q >0
6.需求曲线左下移(相当于购买力或需求减少),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跌。dP/P=dm/m-dQ/Q<0
7. 需求曲线左下移(相当于购买力或需求减少),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上涨;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不变;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下跌。
8. 需求曲线右上移(相当于购买力或需求增加),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上涨;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不变;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下跌。
12种价格变化属于发展创新。
本人认为西方经济学对需求定律解释有问题,对需求定律进行了探讨。发现了需求定律的成立的原因。并修改了百度百科的词条需求定律。
修改后的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需求定律成立的原因
人们购买商品有购买预算(体现为需求),购买预算根据收入或财富制定。当购买预算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时,就会出现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事件。所谓的其他条件不变,可以归结为购买预算被限。
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
假设购买预算为m,价格为P,需求量为Q。
需求定律的结论是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用微分形式表示为:dQ/dP小于0。
定义价格需求弹性为Ed=(dQ/Q)/(dP/P)
定义价格预算弹性为Em=(dm/m)/(dP/P)
考虑到m=PQ或dm/m=dP/P+dQ/Q
可以推出:Em=1+Ed
如果Em小于1,有Ed小于0。
即:(dQ/Q)/(dP/P)小于0。
可推出:dQ/dP小于0。
所以,价格预算弹性Em小于1是dQ/dP小于0的充分条件。
如果dQ/dP小于0,也可以推出Em小于1。
所以,价格预算弹性Em小于1是dQ/dP小于0的充要条件。
如果价格预算弹性Em大于1,则该商品体现为吉芬商品,即dQ/dP大于0。
需求定律的另行表述
如果价格预算弹性小于1,那么有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定律是否需要实证
需求定律已经确认了成立的充要条件,在数学逻辑上没有错误,属于定理性质,不需要实证。实际生活中如果发现商品购买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就认为这个商品是符合需求定律的商品。
需求定律对应的需求曲线方程
人们一般用需求曲线表示需求定律。需求曲线有两种形状:直线形、曲线形。
直线形需求曲线方程是:Q=a-bP,Q需求量,P价格,a、b常数。
曲线形需求曲线方程是:lnQ=lna-blnP,Q需求量,P价格,a、b常数。b是价格需求弹性Ed(注:Ed为负数)的绝对值。此方程成立的条件是价格需求弹性Ed为常数。该方程也可以用幂函数方程表示:Q=aP(-b)(-b是幂)。
以上研究均属独立发现。后经阅读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范里安书中介绍了价格需求弹性为常数的幂函数需求曲线方程,这证明了本人推导的正确性(并不是本人抄袭范里安的推导,只要给出价格需求弹性为常数,任何有高等数学基础的人都可以推导)
在需求定律的研究上,本人属于发展创新。
以上是对本人更正错误发展创新的简单介绍。
请诸位读者明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