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73 0
2010-03-31
《纽约时报》3月29日发表文章称,亚洲经济增长仍将持续增长,但未来能否赶超发达国家,仍然存在风险。最大的风险是,亚洲各国政府能否继续改革,转向依靠国内需求拉动经济。除此之外,汇率也依然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文章摘译如下: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表示,较富裕的成员国应该成为援助者,而不是受援者,这是一个好兆头:该地区的经济崛起并非只是昙花一现。
亚洲的银行几乎没有受到全球信贷紧缩的影响,该地区的经济仍强劲增长。亚开行计划上调亚洲地区经济4月份的增长预期。
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0年全球贸易额将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增长9.5%。惠誉和标准普尔已经调高了印度尼西亚的信用评级。同时,标准普尔也已经将印度的评级从消极上调至稳定。
因此,亚洲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时机已经成熟,亚开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不管是国际金融机构治理,还是帮助落后国家。
“尤其是那些低收入国家,优惠的资源是非常必要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援助体系需要扩大。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也要参与进来。”
如果这是一部电影,在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主角将遭遇威胁到生命的疾病,或者是搬到隔壁的陌生危险分子。
那么,亚洲会出什么错呢?
西方经济下滑明显是一个短期风险。作为很多亚洲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问题也一样是短期的。
也许,最大的风险是,各国政府无法把握现在的好机会。
野村证券顾问John Llewellyn在一份报告中称,亚洲的中长期前景是光明的——如果(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决策者们能够迎难而上,继续改革。
“好的政策并不能保证好的经济表现,但不好的政策肯定导致经济不佳,”John Llewellyn在报告中表示。
他说,亚洲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继续扩大产出:国内储蓄率高,城市化率仍偏低,教育和技能水平低,但在上升,服务业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潜力。
在需求方面,像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些经济大国,必须转向内需拉动型。
为此,有必要加强亚洲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减少预防性储蓄,从而拉动消费。发展银行系统成为当务之急,这样市民可以通过借贷进行住宅和汽车等大型采购。
“未来10年,如何保持需求的持续旺盛增长,这可能是亚洲国家最大的经济政策挑战”,他说。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亚洲想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需要拆除贸易壁垒。现在,马来西亚仍旧针对钢铁征收30%以上的进口关税,泰国、菲律宾和印尼也同样对汽车这样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不过,瑞银驻新加坡的经济学家Edward Teather说,东南亚或东盟在自由贸易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正式生效。
“此外,正在进行的谈判和协议,将进一步降低关税,这意味着自由贸易的势头在东盟中保持良好。”Teather在2月份的报告中指出。
“这些都有重要意义。都是直接或者间接通过生产力,知识和技术分配的竞争来提高贸易收入增长。”
瑞银的一份独立报告中,给亚洲各国都打了高分。 瑞银经济学家Andrew Cates称,发达国家陷入了5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太大损失。因此,未来几年,发展中国家可能有更大的余地赶超发达国家。
Cates在报告中称,未来几年,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巴西最有潜力。
那么,这部亚洲经济电影的结局会是完美的吗?
也许吧。但仍然存在潜在威胁:货币汇率失调,这阻碍了经济的平衡发展,最可怕的是,可能会引发中美贸易战。
Llewellyn在他给野村证券的报告中提到了这些挑战,他分析:“在采用各种各样的政策而取得重大进展之前,无论是在需求方面还是在结构方面,亚洲的决策者都逃脱不了汇率的问题,汇率问题已经是老掉牙的问题了。”

全文链接:

http://www.nytimes.com/2010/03/30/business/global/30inside.html?pagewanted=1&ref=globa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