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4533 7
2010-04-01
关于CPA命运的真实经历。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1 10:15:40
CPA真能改变命运吗?

看到许多人仍在做注会梦,真的很痛心。不要再听信有关注会的宣传了,不要再迷信CPA了,醒醒吧!以下是我真实的经历。
  我1999年进入事务所,2009年考入公务员,在事务所10年期间,从助审到部门经理,现在成了公务员。下面我将客观的介绍事务所及会计行业的情况。
  收入情况:我在一个中等城市的最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009年当地平均月薪3000。1999年我刚进所当助审,月薪3000,当时是高的了;而我2009年离开时,已是部门主任,月薪2500~3000。
  原因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至2002年,事务所还没完全脱钩改制,事务所实际还是官办,揽业务官方部门指定,很舒服。而2002年底之后遍地都是事务所和注会,而且完全民办揽业务相当困难,求爹告奶。用我们的行话说,注会吃的是磕头饭。我们拉业务时,同事戏称:又上哪磕头去了?我们每人都有业务指标,为了完成指标,压价、回扣、甚至同事之间相互挖墙角。我曾经做过一个年审,是一个大型民企,也许你不相信,价格竟由50000砍到2000,我实际拿到手也就不到250,还加了几个班。没办法,再低的价,你不做,有人抢着做。竞争太激烈了!
  谈谈我的近况:我现在每月5000多元,不多,但我满足了(比事务所时多了不少)。而且,听说2011年公务员又要调资了,我也很快升副主任科员。虽然不是领导职务,但涨工资,我真的满足了。我一天工作7小时,一年双休及假期我算了算,有100多天,另有15天工休假。除了上班,其他时间自由支配,我不是一个贪心的人。
  虽然每个行业都有不好的地方,公务员同样有烦恼。但请记住,与普通会计行业相比,公务员的烦恼是高层次的烦恼,永远与生存无关!
  会计行业的劣势:在事务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很大的同质性,没有差异。给老板带来利益的只能是业务,而不是注会。注会提供的服务只是鸡肋,不过是法律强制规定而已;在企业,会计不能创造效益。而且,一个外行成为一个会计熟手最多一年时间,像淘宝网的CFO就是律师出身。
  会计行业的普通薪资——拿我在北京工作的同班同学举例(江西财经学院正规本科生):北京普通公务员:年18万,购房时享有一次性房补;北京私企财务总监:年10万;北京一中等事务所项目经理:年6—8万。
  说实话,普通会计人员确实过剩了。而且,千万不要认为有了某种证书就成了高级人才。上市公司招CFO要的是名校硕士以上学历、海外留学背景、集团公司财务领导经验。远不是你有个CPA证书就OK的。也就是说,普通会计人员多个CPA证是没太大用处的。与其花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考CPA,我个人建议,如果你仅仅是个普通会计人员,你不如参加公务员考试。
  与注会考试相比,这更值得你全身心的投入。因为,考上公务员确实意味着改变命运!如果你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话,我建议你拼搏一下。
  公考笔试不会太难,但我个人认为一定要参加社会上的辅导班。至于面试,只能碰运气了。有人认为面试是开后门,但至少我没有后门,否则不会在事务所穷干10年了。只不过,运气肯定是有的。我一次性考上,赶上末班车(年龄刚好35周岁,考不上以后没机会了)。
  最后,有一段对话值得大家深思。
  会计培训老师:好好学习,考上注会,前途一片光明,多加积累经验,一年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没问题!加油~
  学员:算了吧,真是这样的话,你几证在手,早就不在这给我们上课了。你充其量也就赚取我们考生的钱而已!
  除了自己,没有什么能改变命运!驳《CPA能改变命运吗——我的真实经历》
  从来没有谁能百分之百肯定,你拿了任何一个证书之后就一定会飞黄腾达。就算你现在是公务员,也未必能保证你在这个位置一直待下去吧。
  CPA从来不是一个保险,CPA也不是一个什么合同。它仅仅是一个认可,是一个官方对你的签字能力的认可。
  工作是方方面面的,不仅仅就是一个证书就能摆平的。
  可以搜索一下精华帖,版主南极虎发过一个帖子,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没有CPA未必拿不了30万,有了CPA也未必能拿30万,但是,没有CPA是肯定拿不到30+万的”。大概是这么个表述。
  我最近思考了一些人的职场发展的问题。我体会,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进程,是有时间长度的,不能单纯从现在时点的年薪来衡量。有的时候,前十年做的事情,可能他的功劳要在二十年之后才能显现。
  “胜者为王”,同样也是“剩者为王”。凡事没有个踏实的心态,怎么能干好。
  斤斤计较现在的一万两万,没有意思。俗话说:“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靠什么能改变命运,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CPA能指望吗?能,当然能。但是,要是你自己不行,CPA也指望不上。没有CPA能改变命运吗?能,为什么不能,这个世界,这个市场,还是给有能力的人准备的。
  在自然的优胜劣汰下,没有“护身符”,没有“免死金牌”,不练得一身好武功以求自我保护,对不起,被屠的永远都是你。
  逃离了事务所,进了机关就好了?哪里险恶,心里都有数。
  还是那句话,论坛里灰色论调越来越多,不从自身找原因,总是归咎于行业发展、资格证书、资格考试,其实太不好了。
  没有什么能改变命运,CPA不能,公务员也不能,改变命运的唯有自己。
  补充:借用另外的某论坛里某句话,稍加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就是这样一份工作,招聘了一些没关系没家底,从小学业尚可的孩子”
  致《CPA能改变命运吗——我的真实经历》的作者
  从一个人暂时成功的经历,推翻这个特定论坛里一些人正在或完成的梦想与事业,并发表灰色消极言论,真是不好。也为这样思考的人成为公务员感到忧心,他能成为真正独挡一面,为民请命的政府工作人员吗?想想,还是说几句吧!
  从CPA考试制度看:我一直认为CPA这个东西害人不浅,报考资格的无限制,日益增加的难度让许多茫然、无措的孩子们,固执的认为如果有,可以如何如何!让一批人前仆后继,不考虑自己的方向,付出了太多心血,同时互相带动,形成了规模化的考试队伍,产生了利益集团,大唱CPA的含金量。在这个方面,还是该看看出版的《方向的力量》。政府需要反思,作为公务员的你更应积极考虑并分析!
  从社会阶层与财富分配来讲,公务员阶层目前绝对处于优势,事务所的CPA确切的说是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一环,处于经济产业链的后端,不在可比较范围。公务员的等级、CPA所处的机构暂且不表,个案当然不在讨论范围内。因此,人员都涌向公务员考试。
  这个现象也反映了社会价值的取向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怪异。公共服务机构的待遇居然大大超过了直接创造经济社会价值的企业人员。从社会发展看,这个现象应该是暂时的。再过二十年回看今朝吧,回想一下以前的工人多么风光就知道了。
  每个人的资质、资源、机会都不同,如果可能,可以通过考试跨越阶层,跨越了的同志也请仔细思考个人所走的道路,思考背后真正的问题,以后有能力可以去做些事情!如果不能,热爱自己现有的工作,多去专业版块充充电吧,还等什么!
  看了《CPA能改变命运吗——我的真实经历》不得不说
  很久没有上这个论坛了,刚才看了《CPA能改变命运吗——我的真实经历》这帖子我有的话憋在心里不得不说,不说会觉得对不起论坛的兄弟姐妹,毕竟我从这个论坛了解并学了不少的东西。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执业律师,刚刚才领到执业律师证。刚开始我进入律师所是从律师助理开始做的,律师所的待遇远远没有会计所高,当时我没有基本工资,全部收入就是靠业务提成,没有业务就没有收入,可想而知当时我有多少可怜。我记得第一个月收入才是500多块。08年过了司法资格,之后经过同学的介绍签了第一法律顾问单位,这个单位是一个比较大的集团公司,我的律师路开始好走起来了。在09年全年我签了接近15家法律顾问单位,这些单位都是朋友,同学帮我介绍的。08年我是骑电单车去跑案子,但是现在我开的是奥迪A4L2.0T。08年司考过了之后我就想考CPA,一直在这个论坛潜水,看大家的讨论,牢骚等等。
  其实这个社会赚钱不难的,特别是有一些过硬资格证书的朋友,如律师证,注会证等等,这两个行业的业务都不难找。因为整个社会都会有矛盾发生,只要有人就会有纠纷,所以律师的业务注定不会少。注会也一样,只要有经济行为就少不了财务这个行业,特别拥有了财会行业比较过硬的CPA资格,找钱应该更加不会难。
  公务员很好么?说实话,公务员那点工资我还真看不上,公务员两年能买奥迪A4么?能买140平的房子么?就算5000块一个月估计连养奥迪都养不起。而且公务员这个职业根本不能叫做事业,上班天天玩游戏聊天开会,下班天天醉这样下去10后就是一个废物!而律师,CPA不一样,现在我每个月光是顾问费就是3万左右,也就是说坐在家什么都不做就有3万人民币的收入,如果有案子另外算钱。去年我最大一笔律师费收了90万,除去各种关系费用税费我到手的也有50多万。注会这个行业我没从事过,所以不敢发表意见,但是我认为只要你脑子稍微够灵,特别又有CPA资格或者律师证在这个社会一个月找一万人民币是很简单的事情。人要灵活才可以赚钱,不要期待自己那本证书会自动给你找钱,那是不现实的,是很傻的想法,傻得有点可笑!
  我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人真的是不适应这个社会,都考到了CPA资格可以说比很多人强了,起步也比很多人高了,为什么别人没有CPA资格,别人没有什么牛13资格的人可以开宝马?为什么你有CPA资格,有那些么牛的资格的人却混不下去跑去公务员这个垃圾行业去混那每个月5000块的工资?我想想都觉得可笑!
  论坛上的兄弟姐妹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不会有错的,也许目前你的努力还看不到结果。那是因为时候没有到,时候到的时候你收钱都收到手软,呵呵。
  看了“看了《CPA能改变命运吗——我的真实经历》不得不说”不得不说
  基本赞同全文的思路。
  但是我还想说的是,人不能丢了自己的原则,丢了自己的灵魂。
  证书不能给我们找钱,但是也不能用灵魂换钱。
  证书背后的真实的知识、经验是会我们找钱的,而且是大钱,是干干净净的钱。
  钱和灵魂不矛盾,看到很多人虚心求教“来钱”方法,我只能说,这是社会暂时的现象,社会财富的积累,最终将会来源于知识。
  过去的土话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指着证书挣钱,就是这一类的表现,那笑话。
  公务员与CPA,我太太是公务员,整天吵着去做CPA,整天说我可以做的更多。
  职业与执业,做到最后面,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了。
  人怎么样去生活,那就不是证书的问题了。
  在CPA行业干了7年,出来3年,前后10年。
  有些事情认为看清楚了一些,但这肯定是现阶段的看法。
  CPA没有错,一个资格有什么错?错就错在期望太高。
  CPA资格,就是一个认可,没有错。没人说指望他能改变命运,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
  中国的资格,仅仅是一个考试,考试过了,就给你资格,给你签字的权利。
  考试并不是面试,考官也不是学人力资源出身,即使出题人是审计某个部门的大Par,他对你的考察也只能在局限的条件下,通过非正常的量化模式进行。
  仅仅就凭那一张卷子,能看出来你是否适合做审计?我想除了三毛、哪吒、金刚葫芦娃,所有的人都不会认可吧?
  有人适合做审计,CPA如虎添翼;有人不适合做审计,CPA是缠身的累赘,离开,舍不得,坚持,太痛苦。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
  每个人经历的事情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每个人经历都是无法复制的。
  CPA给我带来的东西,远远要比我去考一个什么公务员多得多,我自然认为CPA是正确的,公务员是可以抛弃的。
  换做别人也是一样的,做审计没黑天没白天,一月3000多,考上公务员,潇洒自在,一月5000多。自然可以认为公务员是正确的,审计是可以抛弃的。就是我,处在这个情景之下,我也认为CPA就是一个骗人的谎言。
  其实职业和职业没有任何可比性。虽说人都是“生而懒惰”,骨子里有那种惰性,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一批人,愿意去闯一闯,情况可能还会不错。
  因此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没有什么能改变命运,只有自己才能改变命运。
  至于职业和职业的对比,谈什么“性价比”,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最简单的例子,审计助理,有一月800的岗位,也有一月底薪5000+的岗位;公务员,有一月3000的岗位,也有一月1000的岗位。有人说了,工作的劳累程度不同啊。我说,没错,但是这时看的是人和人的不同,可能我通宵一个晚上做底稿,我还觉得很有成就感,可能让我天天再工商所朝九晚五“审批”“盖章”我还觉得很乏味。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背景的,每个人承受压力是不一样的,就像重要性水平,你可能是600,我可能是10000。
  有人认为没有过不去的困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人认为,我设定了一个底线,不超过我的底限就好;有人认为,我是要生活的,我干嘛要累?
  或者说,是生活和生存的区别吧。
  没有谁对谁错,只有选择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 13:34:41
顶顶顶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4 13:36:58
我也是一名吃公家饭的,叫什么参照管理单位吧,无所谓了,算党委的,在南京,年薪十万不到。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形容我的生活和环境呢,混吃等死吧,庸俗市侩吧。真的很舒适,没通过那个考试之前,真的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谋生场所。在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人浮于事,10个人都用不着的工作需要数十个人;我也明白了什么是高薪低能,十万算高吗,有人说不高,可是给一群不具备任何知识技能的人就算高了,这些人只会消费没有生产力;我还明白了更多,良知和正义有别样的诠释,这事不好说得太细。
但是这就是人生吗,二楼描述的那个CPA转公务员的是我圈子里常见不鲜的年轻人,物质欲就是人生的动力吧。也许是这样,但国家太多这样的人。我的梦想是,尽快跳出这个体制,不必依赖它求生,这是压抑灵性和自由的地方,难开心顔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4 13:43:48
最近是越来越多的帖子在贬低注会的价值了  呵呵
个人认为,不要为了所谓的年薪去追求注会,还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4 14:46:52
还是等到拿到证书再说吧  所谓不见棺材不掉泪吗  你得到了付出了才会知道付出与收获是否成正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