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清以为明复仇、承继明的天命为号召,明清的朝代交替并没有太大的军事动荡和社会经济政策变更。在清代悠长的历史中,从第二个至第四个皇帝共135年的统治可以说基本上天下太平,并且经济十分繁荣,可称为清代前期。
在一个重农政策、高效率、廉洁、进取和专权的政府下,亦即新儒学治国的框架下,晚明所引进的新作物以及它的医药卫生的发明都开始产生作用,促进了农业、工商业和人口的发展,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贸易和制造业最兴盛的国家。国家直接管理的幅员也达到最广大的地域,即1150万平方千米,约3亿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可以说,中国达致了前工业化历史时期最大的发展,而新儒学作为一个价值体系和统治思想亦达到了它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