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4-4 21:32 
怀璧其罪 发表于 2010-4-2 22:00
一,如果说来,岂不是不是“一定的社会需求量”了吗?这事实上是如何解决失业的问题,而不是有无上述关系的问题。当存在较高失业率的时候,也是企业较为普遍地面临困难的时期,事实上,这时,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在努力为扩大需求而寻找办法——这恰恰是因为存在着上述关系而寻找相应的对策。所谓拉动内需,终不过如此。
二,这个问题我们要慎思。
最初的法定八小时工作制尚且是美国普通劳动者努力争取来的,之前却同样存在失业问题——但这种努力却不是为了解决就业本身的问题。那个时候就来形势的严峻程度不比现在差。危机到来,失业人口同样大量增加。
之前曾有人提出过轮流上岗解决就业的问题,而事实上至少在一些国营企业也曾试行过。对于私人企业而言,企业主有这种积极性么?政府能够强制这样么?谁来为因此而增加的成本埋单?
日前温与美国人谈话时说,美国有二百万失业人口,而中国则有两亿!如果情况这样简单,解决两国的失业问题岂不易如反掌?
更不要说,哪怕是我们让每一个人只工作一小时,全民就业。依旧改变不了问题本身的存在(且不说增加的成本与牺牲的效率)。这不过是把在正常情况下的显性失业,转化为隐性失业。这就比如有人说改革开入前中国失业率极低,其实也不过是以牺牲效率和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为代价罢了——情况依旧是隐性与显性的问题。
一、“一定”也有必定、必然的意思,并不单指固定不变。因此,就可以假设需求有规律变化的情况。
另外,你这些话的分析让人觉得费解:要是没有“上述关系的问题”,可否认为需求与失业率无关呢?
如果是这样,那“扩大需求”又是什么意思?
二、马克思的时代一个人要工作12小时还多,后来逐渐降到了8小时;之后虽然日工作时间不变,但周工作日由6天降到5天甚至4天半。因此说,工作时间普遍缩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且不论这能否解决失业的问题,但这与经济增长还是有很大关系吧?
因此,做为一篇实证性质的论文,当想研究“资本增长”问题时,不可能不考虑工作时间的问题。
无关,需阐明;有关,就要加入这一因素。
一,需求当然在不断地变化。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未来的变化,来否定现在的状态。我们能够可以说,今后需求会大量增加,而现在不存在失业么?
二,同样,我们可以说,今后人类可能只工作三个小时,而现在不存在失业么?
你所说,不过是基于与失业有关的因素来提出的相应对策。这恰恰说明这些关系的存在而不是不存在。这就如某人所说的,应当反过来推导,失业率是多少,资本应当增加多少。呵呵,不知道相关因素之前的关系,你如何推导?而由前面的公式。即可以得出如果其他条件一定,资本应当增加多少——这事实上就意味着需求应当增加多少,也可以得说创新水平应当如何以及人口应当如何增加。
一国之统计失业率,按什么统计呢?是按现有正常工作时间统计,还是按今后可能的工作时间统计?当说失业率为9%时,其中会有人问到,这是指在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的失业率吗?关于对这类问题的理解问题。之前说过。
一百年前工作时间十四小时,如果失业率是4%的话,一百年后工作时间是八个小时,失业率同样是4%。我们能够说前者事实上失业率很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