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824 0
2010-04-03
参考消息 2010年3月10日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7日发表《物质主义与社会动荡》一文。文章称,大学生失业是目前中国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年轻人只信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失势后,这也是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概括。失业成了一个足以引发社会动荡的因素。

目前,中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4.3%左右,这是个被严重低估的数字,因为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居民都存在就业不足的情况——他们也许有工作,但技能未被充分利用,而且工资过低。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无疑,全球经济危机加剧了失业,但中国被认为是首批从衰退中复苏的经济体之一。

另一个经常被媒体提及的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政府授命下开始的高校扩招。但即使扩招后,中国也只有不到8%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而美国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

事实上,大学生失业率相对较高可能有3个原因。首先是地理因素。从小地方或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在拿到大学文凭后,渴望留在或前往大城市。这导致北京、上海等地的劳动力市场人满为患,却伤害了小城镇的经济。

其次是全球化因素。据粗略估计,出国留学的中国人有四分之一已经回国。这些被称为“海归”的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很容易将国内大学生推向就业链条上的弱势地位。

最后,中国经济仍然以工业为主导,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约为49%。虽然最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就业领域的服务业在GDP中占40%左右,但与销售等低端服务工作相比,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岗位仍相对很少。

显然,创造高端就业岗位和鼓励年轻人去小城市是降低大学生失业率的办法。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经济不再是计划经济,正如我们在太平洋的这一边所看到的那样,仅仅依靠市场——哪怕加上刺激措施——并没能使足够多的人重返工作岗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