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大学生的回乡调查报告 | |
| [ 作者:lgs4352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59 文章录入:乌有之人 ] | |
| 
 | 

无用置疑。这是一篇非常好的调查报告,以一个小的视角来反应中国社会的大问题。一个大三的同学能够写得出这样的报告。非常了不起。
这样的文章,稍加润色一下,可以发表在国际一流人类学或者政治学学术期刊上。
如果中国多几个这样的人,不相信中国的学术没有未来。
一直以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就是农地问题。这个在费孝通的江村经济里早就指出了。
新时代的农村,土地问题不同于历史上的土地问题,必须要基于调查和现实。
现代很多的所谓的专家都是从政策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对现实的农村不是很清楚。
搞出的东西,既没有学术价值,也没有应用价值。
建议,可以导入一些政治学的理论,对村落的权利的斗争进行深入分析。
将此文置顶。并给提供此文的布尔什维克给奖励,希望今后提供更多的这样的好的东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9 11:00:54编辑过]





这篇文章不错,我收藏了。作者虽然文笔稚嫩,但非常认真、文风朴实,看惯了专家、学者的东东,看到这篇文章,感到很亲切。文章反映的面很全面,分析也到位。作为大三学生,不容易。
这种文章多一些吧,大学生应当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思考。


一篇很好的东西,比现在有些所谓经济学家写的那些泛泛而谈的东西好多了。
在我们生活周围就有很多等待发现的经济问题,如果能够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用来解释这种现象,对我们的发展益处颇多。

不管现在温总理怎么给农民减负,中国的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不是短期能改变的,从中国经济中心转向城市后,中国的农村就开始了“滞后的”发展模式,最开始是农民为我国的城市发展贡献了所有的力量,现在农民已经没有那个力量了,相反成为阻碍力量了。

一篇很实际的东西,反映了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子女具有升学上的优惠政策,而与此相距不足5里的北一村即为民族村,与本村向有婚嫁相通,因此部分村民只要与该村村民稍有沾亲带故,往往采取改姓的方式来确定子女的族属。其族源认同于陈姓宗族,而在子女的族属上却认同于畲族,甚至有些家庭因为直系亲属没有蓝姓之人,不惜拜老爹老母(义父母)。这在周围村庄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可见民族识别赋予他们的畲族族属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是我国农民的观念问题和我国农村读书难的问题,好多农村子女想摆脱困境,只有读书,因为在农村人的观念中,我上了大学,我就脱贫了.

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错.我想说的是国家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本意都是为民着想的,但是其真正在地方实行,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的执行过程中,却受到各种各样的理由阻碍,这不能说不与地方某些干部为寻求私利有关.读完之后,我觉得,加强政府执政为民的能力,在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啊!!!!!!!


我虽然怀疑你的文章,但是还是支持你的想法的行为,如真的是同学你亲力所察所写的话,小弟我不是一般地佩服你呀!
中国就需要你这样的大学生.

处于变革中的中国,农民当然是首当其冲呀,说句难听的话,我们大学生毕业到社会上去,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势必要去城市,然而现在城市的门槛很高,这一方面是人为造成的,另一方面呢,是政府财力有限,这样的话,城市化滞后,人们为了进入城市,也即为了经济,一切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处在社会最下层的农民,难说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呀,!。




我虽然怀疑你的文章,但是还是支持你的想法的行为,如真的是同学你亲力所察所写的话,小弟我不是一般地佩服你呀!
中国就需要你这样的大学生.
谢谢!这不是我写的文章,而是我在“乌有之乡”网站上读到的,认为很好就转贴过来了,你可以上该网站阅读原文。







文章写得不错,哈哈,该学学!
记得有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哪有什么为人民服务?更不要说人民当家作主!如果说人民当家作主的话,干嘛公仆过的生活总是比主人的生活要好呢?还有拥有的财富也比主人多呢?这显然不合常理!所以说人民是公仆,统治者才是主人,我也是仆人!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