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8.了解过去与展望未来
2019.12.30
当我国实现登月以后,就会将下一个目标投向火星,然后是金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科学发展只能循序渐进。
我不相信金星表面温度有摄氏四百多度,至少不会到处都是这个温度,白天、夜晚,冬季、夏季都是这个温度。还有,金星表面有九十多个大气压力我也不敢苟同,因为金星还没有卫星直径就已经与地球非常接近,大气层的厚度超过地球的可能性不是很高(第一对偶层次是初始层次,从星际对偶层次正负偏电荷相对均衡的观点看:星球实体越大,大气层的厚度可能越低)。当然,金星表面温度和大气压力超过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金星更接近太阳,接受光照和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超过地球,大气成分更为接近《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的右侧。人类和航空器耐受高温和低温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优先考察火星也就顺理成章。
不过,相比地球,火星是更为年老的星球,辉煌已经不再。而金星是更为年轻的星球,是未来的地球。所以,我希望人类应该将目光和资源更多的投向金星。
除了阳光和宇宙射线之外,影响系统内星球温度的还有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磁场温度,以及核聚变产生的降温。例如: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最高温度也有摄氏上千度,主要因为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热层之下的中间层温度就降为摄氏零下45度(两极)到摄氏零下85度(赤道附近),缘于核聚变产生的降温。阳光和宇宙射线冲击主要影响昼夜温差,除此之外的纬度温差、高度温差、深度温差、季节温差主要来自磁场变化的影响。地下见不到阳光,宇宙射线的影响几乎为零,温度高于地表,就是缘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磁场温差。所以,我们不要把阳光和太阳宇宙射线的影响看得过高,影响系统内星球环境的经常性因素还有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地球来自所有恒星光子的影响不会超过2.74k(始于绝对零度的摄氏2.74度),也就是所谓宇宙背景温度。没有阳光,地球表面温度也不会低于2.74k,因为还有宇宙射线冲击和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磁场温差。
写到这里,我们应该知道:高原、夜晚、两极应该是人类考察金星的首选方向,金星表面也不会处处高温高压。
星球形成以后不会一成不变的:质量会增加,轨道会改变,大气成分和星球环境也会改变。火星在目前的地球轨道,也会拥有类似目前的地球环境;地球运行到火星轨道,不会比现在的火星环境好到哪去。地球拥有更多月球的环境也不会与拥有一个月球的环境一样,因为增加一个月球就增加一重磁场的影响,影响地心环境也会间接影响地表环境。
分析太阳系构成,我认为四颗太阳系巨行星与太阳同期形成,四颗类地行星是以后渐次形成的。所以,考察地球以远行星就是考察地球的未来;考察水星和金星就是考察地球的过去。了解过去与展望未来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