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CAFD)是中国首家金融学全英文教育机构。CAFD是一个以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为主体、从事高端金融研究以及培养高级金融人才的学术机构。CAFD的目标是聚集海内外优秀的金融学和经济学高级科研和培训人才,努力打造一个在亚太地区和国内领先的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中国金融研究和实践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说经济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顶皇冠的话,那么金融学则是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CAFD有幸邀请到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Clive W.J. Granger教授和Robert F. Engle教授分别为名誉院长和名誉教授,带领一支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因此来到CAFD,您不仅将领略到通向学术自由殿堂的无限风光,还将感受到世界各国金融实践经验在此相互碰撞。
凭借着丰富的海外资源、特有的全英文教学环境、“海纳百川,升高行远”的博大胸怀,深信在中央财经大学“忠诚、团结、求实、创新”校训的引导下,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支持下,CAFD必将成为中国金融学教育界最灿烂的一颗明珠!
初试:
该院的金融学初试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812经济学综合。参考书有:《宏观经济学》,[美]N·格里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复试:
接到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面试通知是在四月。当时正在银行实习。当时的兴趣集中于该银行的一项风险管理研究。也没太在意能否进去,一切都是未知数。我想每一个现在在金融发展院的同学当时跟我一样,都是一个试试看态度参加了面试。面试是在北二平房进行的。130多人参加。分成几个组。当时有同学消息灵通,知道面试官中有一名是张俊喜教授。可我并不知道。也没上网去“百度”一下。向银行请了一天假睡了一天觉感觉精力充沛就去了。进去一看,好多本院的老师。中间一人穿得很精神,捉摸着应该就是张教授了。果然他最先发话: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哈哈,简单,早就知道会有这个问题。一分多钟搞定,留心观察了教授的表情。在迅速浏览我的简历表。似乎这个介绍只是让他听听你是否有最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第二个问题接踵而至:Could you explain equity premium puzzle? 有点记不清了。只知道在金融市场学中看过一点介绍,2003诺将得主Edward Prescott的经典贡献。于是把Prescott的名字说了,用英文简单介绍了一点就放弃了,改用中文解释。就说它是Prescott和另一个经济学家在计算1889-1978年美国股票组合后,发现超额收益率如此之高以致任何合理水平的风险厌恶系数都无法与之相称。——后来我室友告诉我,他在网上"goole"了一下,张俊喜教授有篇论文就是关于股权溢价之谜的,所以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对该专业教授的研究兴趣、方向和现有研究成果是一定要了解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针对我个人陈述里面介绍的自己现在进行的研究项目的了。在这里建议大家:所以如果大家要避免被追问更多的金融专业问题,最好有能够让面试教授感兴趣的研究项目。说实话,金融学、经济学的内容瀚如烟海,一个本科生无论怎么努力,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教授很容易在你用学到的一点浅薄知识夸夸其谈时攻击你的要害,因此要学会control对话,要control对话就必须让专业课面试在你自己擅长的领域。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尤其如此。本科专业不是金融没关系,金融发展研究院教授们更看中你在本科阶段做了什么项目,你在项目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做出来了什么成果以及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兴趣。针对我的问题大多都是风险管理的。正好是实习内容,熟得不能再熟。从怎么建模,用什么计量方法到最后怎么检验,都提了不少问题。也谈了这个项目的实际意义。当我张俊喜教授有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你讲话必须有逻辑和重点,要让人在很短的时间里面知道你在讲什么”。后来教授的授课印证了这句话。真正的讲课是有逻辑力量的。语言背后如果有很强的逻辑和重点,那么课一定会引人入胜。面试在这句话之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