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
复试,博迪的金融学自然应该是核心。加上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的一些东西。博迪的金融学最开始是财务报表方面的一些东西,其次就是金融的三大核心:资金的跨期配置、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 CAMP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介绍得简单而明了,对于关键假设、结论和应用拿捏得也很到位,没有很难的数学。全书偏重微观金融,不算很难。但是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忽略。这是金融发展院老师给我们反复强调的一个东西。所以我想对于这本金融学入门级教材,看得越细越好。考虑到面试以及入学后是全英文教材、教学,各种考试也用英文,所以建议看英文原版。最好把一些关键的假设和结论用英语背下来。在这里,根据自己看书的体会,用英文总结了一些自己对金融学的一些概括性看法,希望对大家在面试和回答问题中有所帮助。
Finance a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is the study of how to allocate scarce resources over time under conditions of uncertainty. There are three analytical “pillars” to finance: optimization over time, asset valu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In 1990 the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was awarded to three scholars: Harry Markowitz, Merton Miller, and William Sharpe. Their contribution is the Portfolio Selection, M&M propositions and the CAMP model. Again in 1997 the Prize was awarded to financial economists: Scholes and Merton. They independently discovered mathematical formulas for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 These achievements are cornerstone of modern finance.
国际金融学与货币经济学应该联系在一起考。按照教授们给我们反复强调的论点,金融学是一门国际化学科,在开放经济下,货币经济学也应该包括国际金融的内容,这样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应重点看汇率机制。学院讲课最风趣也是面试官之一的冉齐鸣教授,博士论文好像就叫" exchange rate and expertise pricing"。大家要小心啦,汇率专家冉教授正在研究汇率与失业率联系的问题,没准会来一道像这样的题。这些宏观金融的问题很可能放在初试的宏观部分考,复试更多应该考察现代微观金融学的知识。博迪的那本书虽然很浅,但真的讲得很透彻,而且会让你学很多专业英语。如果认真背下其中的一些关键段落,肯定受益匪浅。
关于考试的题型,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一旦有什么消息,肯定会在这里更新帖子。不过,我建议楼主多了解一些重要的经济学金融学名词的英文和释义,没准题目会用英文出。因为,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目标就是所有工作语言都是英语。
最后想给一些跨学校、跨专业考试的朋友一些建议:在同样的条件下,学校肯定更愿意录取本校的学生。因此跨学校、跨专业考试的朋友除了争取成绩要高之外,一定多想想为什么要跨专业?为什么对金融感兴趣?金融学是什么东西?本科专业与现在专业有没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本科有没有像样的成果(不只是学习)?凭什么用这些成果说服教授录取你?你跟别人相比拟自身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这些特点和优势有利于你在这个学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你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等等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想清楚了这些问题,相信你一定会在面试给考官留下思路清晰的印象,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明。相信这是金融发展研究院的最好概括。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