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094 1
2010-04-06
2010年04月06日 14:21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熊丙奇
  正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引发了多方关注。 4月2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上海市教委为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出重拳,将对高校的办学质量进行绩效评估,制定出官方版“大学排行榜”,学校的排名将与财政拨款紧密挂钩。
  重视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上海教改《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强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逐步形成制度化,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但是,谁来进行绩效评价,绩效的标准是什么,不但关系到能否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真正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也关系到能否引导学校真正办为“好学校”。
  从上海制定官方版“大学排行榜”的思路看,进行大学绩效评价的无疑是“官方”,亦即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具有政府背景的评估机构。但众所周知,上一轮持续五年时间的本科教学评估,已将行政评估的弊端暴露无遗,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评估标准,直接干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导致学校千校一面、缺乏个性,与此同时,由于行政评估结果与利益直接挂钩,导致权力滥用、弄虚作假在评估中频频发生。基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关于大学评价方面明确提出要“推进专业评价”,传递出强烈的取消行政评估的信号。

  政府要引导学校重视“绩效”,推进专业评估,就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其一,应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真正推进大学的自主招生,让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大学;其二,改革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真正建立大学的“立交桥”,实行自由转学制度和淘汰制;其三,加大教育信息公开力度,尤其是要求每所学校公布财务收支情况,这一方面为受教育者选择学校服务,另一方,让纳税人和学费缴纳者知道学校将钱用到何处;其四,政府部门彻底退出评估领域,给专业评价以生长空间,由此建立权责明晰的高等教育“管评办”新格局。至于对大学的拨款,则需由人大根据专业评价、受教育者评价确定预算,政府作为举办者执行预算。(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7 05:21:37
的确,这样的高校排名没有任何意义
排名理由,理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