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于
http://focus.news.163.com/10/0409/12/63R00P3O00011SM9.html
牛津大学,一所有着900年历史,至少产生过25位英国首相,30位英国以外国家的首脑,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6位国王、12位圣人和20位主教的大学。
牛津大学在这一千年里,不仅创造了这个场所,也在越来越多的场所传递着它的价值。从12世纪牛津的学者们开始教授他的弟子如何研究上帝的本质至今,牛津大学的存在对于世界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900年以后的学生们仍然能够在牛津大学校徽上看到其取自《圣经》的校训:“主照亮(启示)我(Dominusilluminatiomea)”,被印在一本展开的书上,周围环绕了3座皇冠。书代表了知识和真理的源泉,启示则是获得知识与真理的方法。王冠则意味着大学教育的高贵与荣耀。红衣主教纽曼在以牛津大学为模本的《大学的理念》中认为,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或造就有智慧、有哲理、有修养的绅士。
纽曼说:“大学不是诗人的圣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
纽曼的话或许对21世纪的牛津学生而言,太飘渺。但是在牛津导师人手一本的小册子《牛津导师制:教会我如何思考》里,他们可以找到让学生来牛津的理由。
学院的教授们在这本书上写着他们的教学经验。导师的职责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他们怎么去获得知识。如果学生需要正确答案,导师没有。因为,导师没有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的义务,但有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的责任。他们必须教给学生的,是思想。
这就是去牛津上学的理由,为了思想。